News

News

Latest Articles

研究:每年900萬人因環境污染而死 空污是最大宗

《華盛頓郵報》報導,17日刊登在《刺胳針地球健康》(Lancet Planetary Health)的新研究顯示,污染仍然是世界上造成疾病和過早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從2015年到2019年,空氣污染、水污染或有毒化學污染每年造成900萬人死亡,且90%以上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超過了戰爭、恐怖主義、道路傷害、瘧疾、毒品和酒精造成的每年死亡人數。 空污造成最多過早死亡 室內污染源問題有減輕 該研究分析了2019年全球疾病負擔、傷害和風險因素的資料,發現空氣污染是造成過早死亡的最大宗因素,共導致670萬人死亡。水污染導致140萬人死亡,而鉛中毒導致近100萬人死亡。主要作者富勒(Richard Fuller)及其團隊從2015年就開始進行類似的分析,目前已經分析到2019年。 雖然過去五年與污染相關的死亡總數沒有變化,但有些地區的污染源發生了變化。過去,大多數致死污染源為室內和家庭空氣污染,包括室內爐灶燃燒木材或糞便釋放的細小煙塵。不乾淨的水和未經處理的污水也奪走了超過100萬人的性命。 富勒說,近年來這種污染源有所減少,因為中國和印度的許多家庭已經改用瓦斯烹飪。 現代污染源崛起:化石燃料、

鼓勵低碳飲食 丹麥政府斥資3700萬 開發「食品氣候標籤」

近年來環保意識興起,消費者在購物時也開始會關心商品是否對環境友善、標明低碳足跡等相關資訊,甚至進一步影響消費選擇。 根據2021年於《Nature Food》上發表的一篇研究統計,2015年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中有34%來自糧食系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2019年的《氣候變遷和土地特別報告》中也指出,約有21%~37%的人為溫室氣體排放來自糧食系統。種種數據皆顯示,我們賴以為生的糧食竟占地球溫室氣體1/4的排放量! 全球首例 丹麥政府開發「食品氣候標籤」 今(2022)年4月16日,丹麥食品、農業與漁業部長Rasmus Prehn表示,丹麥政府因應氣候變遷,將投資900萬丹麥克朗(約新台幣3731萬元)開發「食品氣候標籤系統」,成為全球第一個由政府統一管理食品氣候標籤的國家,同時成立專案小組,預計今年底前會做進一步推動。 丹麥政府認為,關於環保標準必須由國家統一制定、管理,才能避免市場上出現各種標準不一的環境標籤混淆視聽,反而造成消費者的困惑。 根據丹麥消費者委員會表示,有75%的丹麥人不了解商品的氣候足跡,但丹麥飲食文化組織統計,約有60%的丹麥人希望可以購買

改善窗殺、建綠屋頂 紐約賈維茨會展中心扭轉「鳥類頭號殺手」惡名

《獨立報》報導,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的賈維茨會展中心(Javits Center),由於全棟建築外觀為深色鏡面玻璃,過去曾有「紐約鳥類頭號殺手」的惡名。但經過一番改造,現在已成為當地野生動物的避風港,還擁有全美第二大的節能綠屋頂,以及一座即將啟用的城市農場。 砸400億整修 變身曼哈頓最大屋頂太陽能電廠 賈維茨中心總裁兼執行長斯蒂爾(Alan Steel)受訪時表示:「我們從綠屋頂開始了這趟無法回頭的改造之路。每當我們落實一些環保和永續措施,客戶都會要求我們再多做一點,所以我想這是真正有利的發展方向。」 以已故紐約參議員雅各布・賈維茨(Jacob Javits)為名,這座會展中心坐落在曼哈頓西城公路旁,俯瞰哈德遜河。每年有250萬人到這裡參加動漫展、車展和旅遊展等活動。去年的紐約氣候週也在此舉辦永續發展峰會。 過去十年間,賈維茨中心花了15億美元(約新台幣444億)整修,擴建了1萬8580平方公尺,並增設永續設施。隨著紐約努力實現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提升賈維茨中心的生態效能是全市的重要工作之一。 賈維茨中心總計將安裝超過3000塊太陽能板,屆時將成為曼哈頓最大的屋頂太陽能電

綠電里程碑 加州首次達成近100%使用再生能源

《彭博》報導,美國加州的主要電網在上週六(4月30日)達成99.87%由再生能源供電的里程碑,並維持紀錄約2分鐘,朝2045年前實現100%乾淨電力的目標又邁進一步。其中大部分綠電來自洛杉磯南部的大型太陽能電廠。 歷史性的一天 加州近100%綠電成就達成2分鐘 加州在2018年就已制定了2045年實現100%乾淨電力的目標。州長紐松(Gavin Newsom)明年的預算提案也包括要投入約20億美元於推動100%乾淨能源轉型。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能源教授坎曼(Daniel M Kammen)在推特上表示,加州這次成就顯示,「如果我們能減少化石燃料補貼和政治惰性,就可以在2030年前每天都做到100%乾淨能源。」 根據負責監督該州電網的「加州獨立系統營運商」(California 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 CAISO),這次成就打破了同月3日97.58%使用再生能源電力的紀錄。且雖然紀錄維持時間僅有2分鐘,CAISO認為,這仍顯示加州在邁向100%綠電目標上,有所進展。 過去雖然丹麥和南澳洲都曾達成100%綠電目標,但需供應全州80%電力需求的加州主要電網,

全球暖化釀嚴重海洋生態災難 科學家憂「大滅絕」再現

《衛報》報導,一份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的新研究警告,全球暖化正劇烈改變海洋生態,可能引發數千萬年以來最嚴重的海洋物種大滅絕。 溫度上升、氧氣耗盡 科學家憂「大滅絕」機制再現 燃燒化石燃料導致全球海水溫度正穩步攀升、海洋中的氧氣含量隨之下降,且海水因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而酸化。 自1960年代以來,完全耗盡氧氣的海水量增加三倍,變得不利生物生存。此外由於海水酸化,蛤蜊、貽貝和蝦等水生生物難以正常生成外殼。 研究顯示,這些變化都表示地球可能發生歷史性的大規模滅絕。研究人員說,溫度上升和氧氣耗損造成的生存壓力,令人聯想到大約2.5億年前、二疊紀末期發生的大規模滅絕事件——這場被稱為「大滅絕」(The Great Dying)的災難,導致地球上多達96%的海洋動物死亡。 這份研究的共同作者、普林斯頓大學氣候科學家佩恩(Justin Penn)說:「就算目前物種喪失的程度和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有所不同,物種喪失的機制也是一樣的。」 升溫2°C情境下 4%海洋物種將滅絕 佩恩說,「海洋生物的未來,很大程度取決於我們現在如何處理溫室氣體。在可預見的未來,海洋可能將面臨兩種截然不同的

2021燃煤發電量成長創新高 美能源智庫:暖化不超過1.5°C有困難

《衛報》報導,近日發表的報告指出,雖然去(2021)年全球興建中的燃煤電廠裝置容量有所下降,但煤炭使用量與全世界計劃興建的燃煤電廠數量仍太多,難以將暖化溫度控制在安全範圍內。 興建中燃煤電廠裝置容量創新低 發電量成長卻達歷史新高 在COVID-19大流行前,煤炭使用量以長期來說似乎有下降的趨勢,但經過防疫封城和經濟動盪,世界各地在2020年的新建燃煤電廠工程案量卻變多了,在中國尤其明顯。 根據美國能源智庫「全球能源監測」(Global Energy Monitor)26日發表的報告,去年,興建中的燃煤發電總裝置容量再次大幅下降約13%(從525GW降至457GW),創下興建中電廠的歷史新低。此外,計劃新建燃煤電廠的國家數量也有所下降,從2021年初的41個國家減少到34個。 但同時,舊燃煤發電廠的淘汰速度趨緩,則使得減煤成效大打折扣。去年退役的燃煤電廠裝置容量約為25GW,大致相當於中國新投入生產的容量,且去年全球燃煤發電量成長9%,達到歷史新高,超過了2020年疫情剛爆發時的降幅4%。 無視IPCC最新警告 全球燃煤電廠持續運轉中 雖然各國在去年11月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

減少城市交通碳排 歐洲12個最有效的「減車」措施一次看

為了改善居民的健康狀況、實現氣候目標和打造更宜居的城市,減少城市汽車使用已成各國當務之急。然而到底哪些措施真的有助於減少城市裡的汽車使用率? 當地市政府主導、軟硬兼施的減車措施最有效 《衛報》報導,瑞典隆德大學永續發展研究中心(Lund University Centre for Sustainability Studies)與德國巴登-符騰堡州交通局合作,檢視自2010年以來歐洲各地近800份同儕審查報告和個案研究,並使用真實世界的數據,找出在歐洲城市實測過的12項最有效減車措施。 研究發現,超過75%成功減少汽車使用的創新措施是由當地市政府主導——尤其是當中最有效的措施,例如入城費、停車和交通管制,以及交通限制區。 此外,研究也指出,只採取單一方案的效果不明顯。最成功的城市通常會結合數種政策工具、軟硬兼施,包括鼓勵永續旅行方法,以及對駕駛和停車設下收費規則或限制。 歐洲城市實測 12項最有效的減車措施排行 這份研究的作者表示,排行榜上的12項有效措施,不只成功減少汽車使用率,也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質與永續運輸的理念。 第12名:永續交通App第11名:個人化的旅行建議第十名:學校通勤

產業廢塑膠再利用不到三成 環保署先鎖定科技業改善

國內每年產出24萬公噸的事業塑膠廢棄物,僅約28%再利用。環保署推動產業塑膠循環,今(19)舉辦記者會推動「資源再生循環產業鏈」,率先針對電子零組件製造業,號召產業上中下游,提高資源循環效率。 科技業廢棄塑膠型態多元,部分品項過去多只能焚化處理,環署表示,未來會先鎖定科技業,從目前65%以上的塑膠再利用比例,希望再提高到75%,相當於增加3000公噸的再利用量。而台積電與日月光等大廠,則都喊出接近100%廢塑膠資源化的目標。 產業廢塑膠資源化:台積電規範供應商、日月光成立資源再生中心 國內民生與產業產生的廢塑膠量體相近,但產業更常見複合材,回收再利用工序相對複雜。 在塑膠廢料的源頭管理上,半導體大廠台積電擬定「供應商物料包裝規範白皮書」,規範所有供應商包材須符合公司回收規範,並且和再利用業者合作,落實分類,去年已回收8000公噸的塑膠,資源化比例達66%,未來目標是邁向95%。台積電在中科的首座「零廢製造中心」,明年也將開始營運。 日月光則將分散在不同廠區,且材質、大小、種類不同的塑膠廢料,送往旗下新成立的「循環資源再生中心」,經過集中、分類、破碎、壓縮後送往再利用廠商,日月光現階段資

國發會通過資源循環計畫 目標2027年前減1.25億個一次性用品

國家發展委員會昨(18日)通過行政院環保署「減量回收及資源循環推動計畫」草案,在2023年至2027年間投入39億餘經費,完善循環經濟產業鏈、強化源頭減量,預期可減少1億2500萬個一次性用品、減排56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國發會強調,這在2050淨零路徑12項戰略之一的「資源循環」計畫中,這些行動都是「淨零路徑上的一小步」。 國發會通過環保署資源循環計畫 五年減排560萬噸碳 國發會今年3月發布2050淨零路徑,昨(18日)舉行第97次委員會,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淨零路徑為施政重中之重,請相關部會依據淨零碳排路徑制定行動計畫,及早規劃作為下階段公共建設重點。 淨零路徑研擬12項關鍵戰略,其中之一為「資源循環」,環保署提出重大公共建設計畫「減量回收及資源循環推動計畫」草案,在昨日獲得國發會委員會審議通過,全案將陳報行政院並建請同意。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處長賴瑩瑩表示,計畫目標在2027年減少碳排放量達約56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減少使用一次用產品1億2500萬個,家戶石綿清除處理量3.2萬公噸等,以期達成物質循環利用最大化、環境衝擊最小化。 資料來源: 環境資

2021全球甲烷排放創新高 科學家:能源業是減排重點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7日表示,去年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增幅,達到40年前開始測量以來的最大幅度,加劇人們對油氣作業釋出溫室氣體的擔憂。 連兩年創新高 2021年甲烷排放增幅破紀錄 大氣中的甲烷含量不如二氧化碳,但對全球暖化的短期效應卻比二氧化碳還強。目前大量的甲烷持續從油井和油管進入空氣中,或是無意間的洩漏,其他來源則包括牲畜、垃圾掩埋場和濕地中有機物的腐爛。 根據NOAA的初步分析,過去15年左右,大氣中的甲烷濃度穩定上升,到2021年創下歷史新高。前一次的甲烷年增紀錄是在2020年創下。 「我們的資料顯示,全球排放量正快速地往錯誤方向發展,」NOAA署長斯賓拉德(Richard W. Spinrad)說,「減少甲烷排放,是此刻能在短期內減輕氣候變遷影響,並迅速降低暖化速度的重要手段。」 整體而言,二氧化碳對地球暖化的貢獻還是大得多。NOAA於7日發布的分析顯示,二氧化碳濃度在2021年也繼續快速上升。此外過去10年間,二氧化碳濃度增長的速度,已經達到開始監測

里仁蔬果生質袋拼減塑 盼鬆綁再生塑膠應用食品包材

除了裸裝蔬菜,食品包材還能如何減塑?有機通路商里仁公司2017年開發出包裝蔬果用的「可堆肥生質包材」,並採自辦回收、自辦堆肥的方式,至今來到第三代的生質袋,減少350萬個包裝,回收率卻仍不盡理想。 除了開發多元運用,例如里仁門市近期可見的「可堆肥生質花盆」,里仁也表示希望法規鬆綁,參考國外案例,允許食品包材添加再生塑料,「如果真的可以循環,我們不能說塑膠有罪,但至少它可以被有效使用。」 里仁啟動商品包材減塑 6年減少近4000萬塑膠包材 里仁公司昨(14)日表示,2016年起陸續減用旗下商品的塑膠包材,目前累計減用超過3800萬個塑膠包材。里仁公司商品開發經理周瑜瑛指出,里仁從2016年開始串連廠商從源頭改善塑膠包材使用,目前已和40家廠商合作,為旗下186件產品「減塑」。 因為食品包裝涉及食安法規問題,里仁公司率先從織品及生活用品類著手減塑。以外包裝為例,優先以紙包裝或玻璃瓶裝取代塑膠;另外,也去除紙盒的塑膠淋膜及包材上的收縮膜;在產品配件上,則以紙環取代塑膠吊鉤、拿掉罐頭的塑膠蓋、不提供塑膠湯匙、吸管等。 然而,食品包材考慮的面向更多,周瑜瑛指出,做不到密封包裝,產品腐壞機率就會上

Google宣布在台永續行動 將推出Google地圖計算碳足跡功能

Google台灣昨(14日)公布在台投資的「Google智慧台灣計畫」,今年首度新增「促進環境永續發展」領域,除了持續使用在地再生能源,也希望帶動供應鏈實踐永續,並藉由科技提供消費者更多低碳生活的選項。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透露,未來將推出Google地圖計算碳足跡功能,提供使用者「最少碳排放」的交通路徑。 Google在2007年成為全球第一家碳中和的大型企業,2017年進一步達成使用100%再生能源的目標,收購的綠電發電量超過其全球資料中心和營運據點的用電量。 但單靠採購,難以保證在綠電發電量低落的時段,也能持續使用到綠電,因此Google誇下海口,要在2030年達成「全天候使用再生能源」,實踐無碳營運。 台灣據點也要淨零 結合智慧科技輔助節能 這項減碳行動當然少不了台灣,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表示,近年Google在台灣規模不斷成長,不僅擁有全球資料中心,更是美國總部以外最大的硬體研發基地。因此今年度「Google智慧台灣計畫」新增「促進環境永續發展」領域,不論自身辦公室、資料中心,或是供應鏈合作廠商,都以淨零排放為目標。 Google台灣設備管理資深總監簡國峯說明,

全球首例 瑞典將進口商品碳足跡也納入減排責任

歐洲地球科學聯盟(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估計,全球約22%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跨國生產與消費的商品。有鑑於此,瑞典各政黨近期同意將消費造成的碳排納入氣候目標,成為全球第一個將海外碳排放納入國內報告的國家。 解決碳排跨國問題 瑞典氣候目標新增「消費排放」 國家氣候目標主要報告一個國家領土上產生的碳排放。以瑞典來說,它已經運用這些資料將2045年淨零排放目標寫入法律,是歐洲最積極減排的國家之一。 《氣候之家》報導,為了加強氣候雄心,瑞典國會的環境委員會本(4)月7日同意將「以消費為基礎的碳排放」放進國家氣候目標,也就是納入海外進口產品的碳污染。 瑞典自然保護協會秘書長萊克森(Karin Lexén)說:「將消費排放納入瑞典的排放目標具有歷史性的意義,也是許多組織長期以來一直追尋的目標。」 斯德哥爾摩青年氣候運動者童貝里(Greta Thunberg),長期以來主張富裕國家應根據其消費碳排放承擔減排責任,並減少排放。 環境委員會的建議仍有待採納,其他的細節,例如如何考量瑞典的出口和國際航運碳排,也需要再制訂。因為缺乏國際標準的計算方法,以消費為基礎的碳排計算並不

學界首度在活人肺部發現微塑膠 寶特瓶原料尤其多

科學家表示,現在微塑膠污染在地球上無處不在,人類接觸無可避免,人們也越來越關注微塑膠對健康的危害。英國《衛報》報導,學界首次在活人的肺部深處發現微塑膠,而且幾乎所有樣本中都檢出這些顆粒。 活人肺部深處發現微塑膠 其中又以PP、PET最多 研究團隊從13名接受手術的患者的組織取得樣本,在其中11例發現微塑膠。發現最多的微塑膠類型是用於塑膠包裝和管材上的聚丙烯(PP),以及寶特瓶的原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過去的兩項研究發現,屍檢過程中採集的肺部組織,含有微塑膠的比例同樣很高。 學界已經知道人們會吸入和吃下這些微小的塑膠顆粒,暴露於大量微塑膠的工人也會罹患疾病。 今(2022)年3月份科學界首次在人體血液中檢測到微塑膠,表示微塑膠顆粒可以在全身傳播,並可能滯留在器官中,對健康的影響尚不清楚。但令研究人員擔心的是,已有研究證實,微塑膠會對實驗室中的人體細胞造成損害,而且空氣污染微粒確實會進入人體,並導致每年數百萬人過早死亡。 新研究的資深作者、英國赫爾約克醫學院學者薩多夫斯基(Laura Sadofsky)說:「我們沒想到會在肺部深處區域發現最多的微塑膠,這些塑膠顆粒的大小也令

別再拿時尚當藉口 歐盟計劃將耐用、回收程度納入商品規範

歐盟執委會呼籲,快時尚到2030年應該成為過去式。歐盟近日宣布將大幅增列生態設計(ecodesign)商品規範,首先針對的就是紡織品,未來這些規範可能會加諸於所有類別的商品。 快時尚「快快過時」 歐盟擬將耐用性及可否回收納入商品規範 作為計畫的一部分,歐盟為了打擊一次性消費,同時也要求大公司披露他們將多少的未售出商品送往垃圾掩埋場。 歐盟的環保設計規範,原本是針對特定消費品(像是烤麵包機或洗衣機)訂定節能相關規範,但未來會將耐用性及可否回收也納入規範。例如製造商可能必須在商品中使用一定比例的回收材料,或不得使用難以回收的原料。 「我們每天使用的東西必須耐用,」歐盟執委會副主席,負責《歐洲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相關事務的提孟思(Frans Timmermans)告訴記者。「產品壞了必須能修,智慧型手機不該對不起它『智慧』的稱號,」他邊說邊拿出自己的手機,認為手機電池耗損卻沒辦法自己換電池,非得要去找專員維修,實在很惱人。他補充說:「衣服也是,應該要下水至少三次以上還能穿,此外也要可回收。」 歐盟環境專員辛克維休(Virginijus Sinkevičius)

東亞首例 全家超商400家門市將大規模導入循環杯 綠色和平籲其他業者跟進

咖啡年銷量超過1億杯的全家便利商店今(31)日宣布,旗下400家門市將大規模導入循環杯。綠色和平表示,這可能是全東亞地區連鎖便利商店的首例。 一次性塑膠包裝是造成海洋污染的重要原因,根據綠色和平推估,全台每年使用約20億個飲料杯。環保署在去(2021)年12月預告最新限塑規範,要從今年7月起禁用保麗龍飲料杯,並要求大型飲料連鎖業者於2023年至少5%門市建置循環杯。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凱婷指出,咖啡年銷量超過1億杯的全家便利商店,率先響應環保署減塑新政,提早一年導入循環杯服務,不只有助減少一次性包裝,也將日常減塑推進每個消費者手中。 綠色和平透過新聞稿表示,從2019年開始倡議我國零售、量販通路制定減塑規劃。全家便利商店就於台中草悟道商圈發起「循環杯試辦計畫」響應,在門市內設置循環杯租借機臺,在四個月內減少超過1500個一次性包裝。綠色和平指出,這次全家擴大循環杯模式,證實永續商業模式是可行的。 綠色和平呼籲,超商龍頭7-Eleven及其他連鎖通路業者、咖啡業者應加速跟進,讓台灣的循環模式可以有更大進展。張凱婷也強調,綠色和平將持續倡議全家、全聯等所有超商、超市和量販店業者,制定完整的

新加坡超車台灣 永續智庫年度評比 國內八成企業未進行碳足跡盤查

企業永續資訊揭露進步快速,不過近期一份針對亞太100家企業的永續評比顯示,新加坡企業將台灣擠下冠軍寶座、拿下第一名,我國則退居第二。 CSRone永續智庫與國立政治大學信義書院公布2022《台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報告指出,在國際碳市場共識逐漸成形下,還有超過八成台灣企業未進行碳足跡盤查。研究團隊提醒,企業須加快落實減碳的腳步,否則未來將可能無法接到國際訂單。 亞太「永續溫度指數」出爐 我國首度遭新加坡超車 2022《台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評比對象涵蓋台灣、日本、新加坡、韓國、澳洲等十個亞太國家,分析各國前十大企業。研究團隊從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面向出發,以節能減碳、員工照顧、社會投入等八項永續議題[1] 為分析指標,透過企業上網公開的資訊揭露,評鑑對永續的投入程度。此外,由於國際間吹起淨零碳排風潮,研究團隊本次特別設定了四項指標,了解企業對於「碳議題」的回應和揭露概況。 CSRone永續智庫營運副總陳厚儒指出,報告蒐錄了台灣企業、大專院校、非營利組織等出版的685本永續報告書,並特別針對其中由企業發行的653本報告書深入剖析。分析結果顯示,截至2021年12月

石油業救命稻草不保? 聯合國啟動減塑談判 要戒掉塑膠「集體成癮」

《氣候之家》報導,化石燃料業試圖把塑膠生產當成最後的續命希望,但前景可能並不樂觀。 隨油氣的能源需求下降 化石燃料業者將塑膠視為「一線生機」 在本(3)月稍早的聯合國環境大會(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Assembly, UNEA-5)上,各國政府針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塑膠條約談判範疇達成共識。這項條約可能會減少塑膠的生產,同時鼓勵回收和垃圾減量措施。 為了阻止氣候變遷,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內,石油和天然氣用於能源的需求將迅速下降,石油公司曾希望塑膠製品的需求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彌補這個缺口。 直到最近,化石燃料公司BP的網站還表示,「經濟發展與塑膠使用之間的緊密關係意味著,未來十年石油作為塑膠原料的需求將繼續成長」。但塑膠協議簽署後不久,該文章已被移除,只能透過網頁備份工具檢視。 研究石油公司策略的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學者霍圖能(Krista Halttunen)說,這些公司正面臨「生存危機」,因為能源產品需求減少,他們將塑膠視為「一線生機」⋯⋯「在脫碳的未來,這將是讓它們繼續生存的一項業務。」 政客們用塑膠來證明石油生產工程的合理性。最近,烏干達總統穆塞維尼(Yowe

研究揭英國百萬顆塑膠顆粒流入北海、飄向荷蘭 NGO疾呼源頭減量

海洋保護組織塑膠濃湯基金會(Plastic Soup Foundation)發表研究指出,英國東海岸污水處理廠正釋出數百萬計的塑膠顆粒,污染了北海,甚至漂流到荷蘭沿岸。 塑膠業轉型緩慢 報告:英國數百萬計塑膠顆粒流入海洋 英國的污水處理廠使用黑色的塑膠顆粒「生物珠」(bio beads,或nurdles)來過濾水,但污水溢流和大雨會將它們沖入河道、進入海裡。 這份研究發現,英國伊普斯威奇(Ipswich)、赫爾(Hull)和格里姆斯比(Grimsby)的污水處理廠嫌疑最大。一旦塑膠顆粒進入大海,可能隨風暴、風和潮汐漂流到荷蘭西南部西斯海爾德(Western Scheldt)海岸。報告警告,眼看數百萬塑膠顆粒進入海洋,塑膠製造業未能採取足夠的預防措施來阻止外洩。 「塑膠污染程度屢創新高,目前僅依賴政府的塑膠政策是不夠的。」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荷蘭分部的塑膠專家德魯斯(Oskar de Roos)說:「塑膠業轉型循環經濟的進展太慢了,奈米塑膠顆粒造成的污染是最直接的後果。」 生物珠是生產塑膠製品用的塑膠顆粒,可以由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其他塑膠原料製成,能夠對生態系統、野

人工鯨魚糞便能否重建海洋生態 科學家下月啟動實驗

英國《衛報》報導,國際科學團隊近期計劃將人工鯨魚糞便灑在印度洋海面上,試圖重建海洋生態系統。 海洋中養分日益匱乏 科學家尋找重建解方 這個排泄物實驗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探究是否有可能重建養分匱乏的海洋生態系統,復育日益減少的魚類族群,同時因應氣候危機。 「鯨魚通常在海平面以下約300公尺處捕食微小的甲殼類動物磷蝦,」英國政府前首席科學顧問、該計畫的負責人之一金恩爵士(Sir David King)說,「牠們的背部在此深處承受很大壓力,以至於無法排便。因此,牠們會在浮出水面換氣時順便解放,(在海面)創造出漂浮的糞便床,當陽光照射時,浮游植物便生長出來,為魚類提供了食物。」金恩同時也是劍橋大學氣候修復中心(Centre for Climate Repair)負責人。 問題是,地球上的鯨魚數量現在大約只有400年前的5%,捕鯨活動造成全世界最大的海洋哺乳動物嚴重折損,導致海洋長期缺乏為魚類提供營養的鯨魚排泄物。「我們需要重建過去狀態的方法,」金恩說。 以稻殼為基礎 「海洋生物量再生計畫」預計下月執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海洋生物量再生計畫」(The marine biomass regen

error: Content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