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是石化、鋼鐵、還是機械工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熱一直是個嚴重問題,排放出的廢熱、熱蒸氣、輻射熱若無回收運用,殊為可惜,但是現在工研院的「低溫熱能溫差發電應用技術」能將這些廢熱變黃金。這項技術也獲NASA專家青睞,在今年的9月榮獲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技術摘要雜誌(NASA Tech Briefs)「開創未來獎」中的永續科技百大創新獎。 在經濟部能源局長期的研發支持下,工研院開發的ORC技術,除了可以運用於地熱發電外,還可以用於上述產業製程中較沒有利用的低溫發電。以往製程過程中,中高溫餘熱較易進行回收,但是低溫餘熱(<250°C空氣或<100°C熱水)大都散熱後排放,工研院研發的有機朗肯循環(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低溫溫差發電系統,可回收80°C~300°C的工業廢熱,是貨真價實的廢資源利用,目前已開發出10瓩、50瓩、60瓩及200瓩的螺桿式膨脹機組,以及125瓩、300瓩的渦輪式膨脹機組。廢熱發電後,預估節能效益從每年新台幣百萬元起跳,建造後的投報率約2-5年。 舉例來說,今年工研院與燁輝鋼鐵合作,成功建置132瓩ORC廢熱發電系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