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有效减排中国大陆业界吁设大中华碳交易联盟
近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倍增,市场越来越活跃,日前在国际环保博览上举办的「大中华碳交易发展前瞻论坛」,深入探讨如何整合大中华碳交易的发展。 美国洲际交易所集团(ICE)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杰夫表示,碳交易意指透过「总量管制与交易」(Cap and Trade)及「碳抵减」(Carbon Offsetting)两种主要形式,让已发展国家及其企业免去减量的目标,「总量管制与交易」最初应用于美国酸雨计划(US Acid Rain Program),透过政府和政府间组织设下总量管制,如果企业无法符合其总量,可向其它有剩余碳权者购买;「碳抵减」是透过国与国合作的减排计划产生的减排量作交易,通常以期货方式预先买卖,其中电力行业都是各国碳排放的大户。 全球碳权交易总额每年以倍数上升,现时发展较成熟的交易制度为欧洲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European Uni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Trading Scheme,EU ETS)及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hicago Climate Exchange,CCX ),大中华区仍属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庞大,中国业界不断探讨如何透过这些金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