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已成為全球共識,各國政府從2015年巴黎協定中承諾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並在2021年格拉斯哥氣候峰會,明確訂立了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這一目標促使減少碳排放成為各國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面對的重大挑戰。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加劇與加速,傳統的減碳方式似已不足以應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各國因而更積極尋求創新的減碳技術,以應對不斷加劇與加速的環境危機,在此背景下,數位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減碳提供了新的機會,數位技術成為了減少碳排放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因此,數位技術的創新、應用成為推動低碳經濟轉型的重要手段、工具。
數位技術為實現精準監控與管理碳排放提供了可行的方案與做法,舉凡:大數據分析、物聯網、人工智能(AI)等技術能夠有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足跡;茲簡略介紹如下:
(一)智慧電網與能源管理:
1、智慧電網藉由即時監測與優化電力分配,降低能源浪費。
2、能源管理系統(EMS)利用AI和大數據分析,實現能源消耗的精準控制與管理。
(二)物聯網(IoT)技術:
1、IoT設備廣泛應用於加工設備、連續製造產線等領域,藉由感測器和連接設備監控能源使用,進而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2、智慧居家系統能根據使用者的行為模式自動調整能源使用,達到減碳的目的。
(三)大數據與碳足跡分析:
1、大數據技術可用於分析各類活動的碳足跡,並識別出減少碳排放的潛在措施。
2、經過依據數據分析而得的決策,企業可以更有效地制定碳減排計劃。
(四)人工智慧(AI):
1、AI可藉由預測分析與智慧控制,優化工業製程,降低能源消耗。
2、AI還可用於設計更高效的再生能源系統,如風力發電、太陽能板的最佳化佈局。
中小暨新創企業署在協助中小企業及新創企業面對淨零排放及以數位技術協助減碳的輔導上一直非常重視、支持且不遺餘力。
透過提供補助資源,藉由輔導單位(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的輔導,有以下數位技術之應用案例:
(一) 智慧電網與能源管理:
輔導裝設智慧電錶,連結能源管理系統:
1、明確顯示個別射出機用電資訊。
2、用電量帶入係數計算碳排量。
3、客製界面,工廠平面圖可視化,呈現整廠即時耗電狀況。
4、導出.cvs檔,便於資料統計分析與異常追蹤(資料判讀)。
(二) 物聯網(IoT)技術:
輔導進行供料機聯網並透過中央系統監控,消除「等待」(異常停機)浪費:
1、改善異常停機,節省無效作業(浪費)之時間:25hr./月
2、產線運作,連續8個月無異常停機,計算節能效益為:43,290.25 kWh * 8個月= 346,322kWh(=346,322度)。經換算減少之排碳量為:171,429.39 kg=(171.43噸) CO2e。
(三) 自動檢測設備(AOI):
♦ 輔導導入自動檢測設備(AOI)
♦ 無人化/關燈作業。
♦ 減少公共耗能。
♦ 視覺檢測,可執行全檢。
♦ 節省人力:5人/月。
然而,雖然數位技術在減碳方面展現了巨大的潛力,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限制。
1、技術成本與可及性:數位減碳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通常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對於資源有限的中小型、微型企業來說是一個重大挑戰。此外,數位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還有需考量技術可行性和人力資源培訓等問題。
2、數據隱私與安全問題:數位技術的廣泛應用必然伴隨著大量數據的收集和處理,這引發了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如何在保護資訊安全的同時,實現數據的有效利用,是數位減碳技術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3、技術標準與政策支持:數位減碳技術的發展需要統一的技術標準和政策支持,故需有相關單位持續制定有關的技術標準和規範,推動數位技術在減碳領域的應用。同時,政策支持和財政激勵也是促進技術創新和推廣的重要手段。
面對這些挑戰,未來數位減碳技術的發展將更加注重技術創新與應用場景的結合。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數位減碳創新技術已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重要工具;雖然技術的推廣與實施面臨諸多挑戰,但隨著政策支持的增強和技術創新的加速,我們相信數位技術將在未來的低碳轉型中扮演更加關鍵的角色,幫助企業、產業和國家實現碳減排目標,為我們帶來永續的未來。
作者:(財)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品質環境安全部 產業服務組 黃漢斌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