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News

Latest Articles

Facing increasingly stringent regulations,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responds strategically with common tools

Facing increasingly stringent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has strategically responded with common tools. Today,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s facing overwhelming challenges, string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ecological directives, and close attention from consumers and NGO groups. Various regulations and directives, including waste vehicle recycling regulations; End-of-life Vehicle Directive;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 (WEEE); 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Directive (RoHS); Voluntary Disclosure of Global Automotive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faces severe challenges such as the Notified Substance List (GADSL) and EU REACH. Among them, the EU REACH finished product specifications have had a real impact o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REACH regulations require manufacturers to cooperate with phased registration and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f substances of high concern. However, the product composition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s complex, covering diversified product compositions and A large-scale supply chain makes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more difficult. 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 cooperates with 3,000 suppliers to manufacture more than 8,000 components. The supply chain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n levels. The first-tier supplier has as many as 1,500 sub-suppliers,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m are manufacturers outside Europe. In addition, products must also comply with different global substance standards. Current regulations and law revision trends tend to require manufacturer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relevant substances and communicate in the supply chain. In view of the impact of REACH regulations o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and in order to meet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the supply chain, manufacturers must

EU adds new RoHS2 exclusion list

The European Union has added a new RoHS 2 exclusion list. On January 21, 2014,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published a new exclusion item 1(g) in Annex III in the official gazette on January 9. The relevant instructions will take effect on the 20th day after issuance. Exemption date for uncontrolled items: The mercury content used in single-ended fluorescent lamps shall not exceed (per lamp): 1(g) for general lighting purposes <30W, lifespan ≧20000h: 3.5 milligrams (mg) Expiry date until 2017 As of December 31, 2014 Source: 2014/14/EU

EU passes 8 RoHS exclusions

歐盟通過8項RoHS排外 2014年5月30日 歐盟公佈新增RoHS指令(Directive 2011/65/EU) 一系列的管制外項目,含鉛或汞的電子電器欲投放到歐盟市場上,如可行的替代品尚未開發供其使用,才允許\\\被使用在特定的應用中。 附件III新增兩項排外如下: 管制外項目 指令編號 ‘41.使用於點火模組和其他電子電氣發動機控制系統中,電子電氣元件的焊料和最終表面材料以及使用於印刷電路板表面材料中的鉛 ‘41.lead in solders and termination finishe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finishes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ed in ignition modules and othe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 control systems 2014/72/EU ‘4(g)用於標誌、裝飾或建築,以及專業照明和輕工藝術品的手工製作發光放電管(HLDTs)中的汞 ‘4(g) mercury in hand c

EU RoHS2 adds exclusion clauses for medical and monitoring equipment

歐盟RoHS2增修醫療及監控儀器排外條款 2014年1月23日 歐盟委員會除於2014年1月9日在官方公報上發佈針對附錄III的排外項目外,亦針對醫療及監控儀器的排外項目(附錄IV) 於同一天公佈一系列的修訂指令,相關指令於公佈後第20天起生效。   管制外項目及豁免日期 指令 新增第23項 鉛為合金元素,用於暴露在電離輻射的醫療器械的軸承磨損表面。到期日為2021年6月30日。 2014/1/EU 新增第21項 鎘用於X射線影像/圖像增強器的螢光塗料中。到期日為2019年12月31日以及在2020年1月1日前投放到市場的X光系統作為備用的零件。 2014/2/EU 新增第22項 用於CT和MRI的頭部立體定位框架,以及γ射線和粒子治療設備 (particle therapy equipment)定位系統之醋酸鉛標記。到期日為2021年6月30日。 2014/3/EU 新增第24項 鉛用於增強X射線圖像增強器中鋁和鋼的真空密封連接。到期日為2019年12月31日。 2014/4/EU 新增第26項 鉛用於需持續使用在正常操作和儲存條件為-20 °C之以下用途 &nb

China's mandatory jewelry standards limit harmful substance content

中國飾品強制性標準 限制有害物質含量 為了規範中國內需市場對首飾產品的安全性要求,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於2012年6月29日正式頒布了針對飾品有害物質限量的強制性標準GB 28480-2012《飾品有害物質限量的規定》,該標準於2013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一標準的實施,為首飾類產品在中國國內市場的生產、銷售,以及政府監管提供了明確的依據。 此標準主要適用於除珠寶玉石以外的其他各種材質的飾品,包括兒童飾品(指供14歲及14歲以下兒童佩戴的首飾),限制了其有害物質的限量,並且對成人和兒童飾品的限制項目和限值做不同的要求。標準實施後,非貴金屬首飾及配件中的砷、汞、六價鉻、鉛以及鎘的總含量要求,在流通市場中給予一年的過渡期。 如飾品表面有鍍層,其鍍層應保證與皮膚長期接觸部份在正常使用的兩年內,鎳釋放量需小於0.5μg/cm²/week,如果用於耳朵或人體的任何其他部位穿孔,在穿孔傷口癒合過程中,其鎳釋放量應小於0.2μg/cm²/week。 飾品中有害物質總含量最大限值如下: – 砷:1,000 mg/kg, – 六價鉻:1,000

英國服裝企業聯名 承諾共同減少紡織垃圾

英國的數家大服裝企業公司,簽署「SCAP 2020 Commitment (Sustainable Clothing Action Plan;SCAP)」,承諾將共同減少碳足跡,並且在期限內達成永續服裝藍圖。簽署和支持計劃者包括十家服飾零售商(可代表英國40%銷售額)以及十家回收業者和慈善機構。 聯名SCAP的企業承諾將在減碳、減廢、節水等方面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以2012年為基準年,在相關行動範圍採取優良的做法,每年測量和報告成果。 七個行動範圍為: 1.使用共同的評估工具測量基線位置,並追蹤碳足跡的變化。 2.透過採購環保纖維和布料減少服裝的環境足跡。 3.從長遠來看,與供應鏈夥伴合作減少生產製程的環境足跡。 4.透過產品設計和服務延長服裝壽命減少環境影響。 5.透過有效宣導影響消費者行為,減少服裝環境足跡。 6.透過再生和回收恢復舊衣物的最大價值。 7.制定有助於減少紡織垃圾的行動計劃。 資料來源: 綠色貿易資訊網 (2013-11-09)

Economic losses from climate extremes have soared in the past decade

 世界銀行 (World Bank) 11月18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過去十年,全球由極端氣候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已增加至每年近2,000億美元,且隨著氣候變化的惡化,這一數字看似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 聯合國一科學家小組發出警告稱,隨著溫室氣體排放引發全球變暖,洪水、乾旱和風暴等天氣在下個世紀很可能會更加嚴重。 世界銀行可持續發展部副總裁凱特(Rachel Kyte)表示:“經濟損失在日益增加,從1980年代的一年500億美元,到過去十年中一年將近2000億美元,其中有四分之三的損失是由於極端氣候導致。” “儘管你無法將任何單一的氣候事件與氣候變化聯繫起來,科學家們已發出警告,如果氣候變化沒有得到遏制,極端氣候事件的強度將會增加。” 再保險公司慕尼黑再保險 (MUVGn.DE) 估計從1980年-2012年,災害造成的報告損失共計3.8萬億美元,其中有74%為極端氣候所造成。 強颱“海燕”本月在登陸菲律賓時造成逾3,900人死亡,同時也是有記錄以來最強勁的颱風之一。由於颱風“海燕”讓世人注意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恰好在11月11 – 22日在波蘭華沙召開的氣候會談前敲響警鐘。 資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join forces to develop bioplastic plastic rings but have reservations

可口可樂、雀巢、耐吉和福特等八個以消費性產品為導向的跨國公司正攜手合作,研究改以植物製成的永續性塑膠材料 — 生質塑膠的可能。此八個大型企業並與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 (World Wildlife Fund for Nature, WWF) 於20日宣布組成「生物塑料原料聯盟」(Bioplastic Feedstock Alliance,BFA)。 BFA的代表認為,WWF將為生質塑膠和生質燃料帶來科學觀點。「回顧生質能源的發展歷程,就能預見生質塑膠工業可能出現的問題。許\多企業正在思考如何從頭開始預防不良的後果。和WWF合作能讓決策有科學的依據,有助避免對環境和社會產生負面效應,讓企業在糧食安全、土地利用議題和化學物質的廣泛使用上獲得指引。」WWF包材科學計劃經理Erin Simon說。 「企業知道自己必須為未來做好準備,因為資源總有一天會用完。不過用石化材料生產塑膠袋便宜效率高,生質材料在這一點上沒有優勢。」Simon說,「今日用的生質材料不外是甘蔗和玉米等,但是這些第一代材料被視為糧食作物的競爭作物,因此有轉型的壓力。問題是:它們真的是糧食作物的競爭者嗎?若是,那下一代

U.S. Nano Consumer Products Database Update

Update of the U.S. Nano Consumer Product Database. The Project on Emerging Nanotechnologies proposed by the Woodrow Wilson Center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in Washington State, U.S. constructed a Nano product database in 2005. , register the information on consumer products containing nanomaterials on the market into the database. Compared with the 1,628 types of consumer products in the database when the data was last updated (the last update was in 2010), after the recent update, the number of product items has increased by 24%. In addition to the addition of new consumer products,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has been added to the database: –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n nanomaterials, – Potential pathways of exposure, – Publicly available scientific data related to these products. The database update adds a new category of nanosilver consumer products, specifically aimed at examining the impact and impact of nanosilver used in consumer products. Nanotech consumer products database website: http://www.nanotechproject.org/cpi/search-products/ Source: Chemical Watch (2013-11-13) (PIDC compilation)

US confiscates 200,000 Chinese-made dolls containing SVHC

美沒收20萬件含SVHC中國造玩具娃娃 美國官方19日宣布,美國海關查扣超過20萬件來自中國的玩具娃娃,因為它們含有違禁化學成分。 這些玩具含有高濃度的鄰苯二甲酸酯 (Phthalates),這是一種用於使材料變得更柔軟易折的塑化劑。根據美國法律,這種化學物質是禁止在兒童玩具中使用的。 這些玩具娃娃預計是為了美國的聖誕節禮品商機進口,總計價值將近50萬美元,10批貨分別在芝加哥、達拉斯、洛杉磯、孟菲斯和波特蘭等地被查扣。 由於這些玩具危害了兒童的健康安全,美國商業定位和分析中心 (U.S. Commercial Targeting and Analysis Center) 已從4月開始監視這些貨物。 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 CPSC) 主席Inez Tenenbaum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在這些貨物抵達港口前,我們就已經利用先進技術追蹤它們,以保護美國消費者的安全。據稱,CPSC正在同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衛局 (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 展開合作,在多個主要港口打擊危險進口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launches draft green purchasing guidelines

美國環保署推出綠色採購指南草案 美國環境保護署 (EPA) 日前推出綠色採購指南草案,用以協助聯邦機構從私人企業購買更環保以及更安全的清潔材料以及其他產品。 該機構正在對”聯邦採購之自願性產品環境績效標準及環保標識指南” (Draft Guidelines for Product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Standards & Ecolabels for Voluntary Use in Federal Procurement)徵求大眾意見。EPA同時也在尋找未來將目前市場上非國家發行之環保標準及生態標章整合到聯邦採購準則內的機會及方法。 該指南由美國總務署 (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GSA)和其他政府採購單位共同為實現聯邦採購環保產品之目的編製。指南內容旨在標準化環境保護性能之數據以及生態標籤間的比較。 EPA的化學品安全和污染預防辦公室Jim Jones指出,這個指南將協助聯邦採購人員更能達成現有的95%永續採購目標。 聯邦採購之自願性產品環境績效標準及環保標識指南草案詳細內容請詳附件:US_EPA_dr

Vancouver's first cigarette butt recycling program

 加拿大西岸最大城市溫哥華本月初實施新的菸蒂回收試驗計劃。此舉於溫哥華市中心設置菸蒂回收站,以幫助保持市容的清潔與更接近溫市的2020最綠城市行動計劃目標。 香菸廢棄物大隊試驗計劃 (The Cigarette Waste Brigade pilot program),乃全球首創的廢棄物回收機制,於溫哥華市中心的數個熱鬧街區設置了110個菸蒂回收桶,這些回收桶貼著醒目的 “Recycle Your Butts Here” 貼紙。 被回收的菸蒂將會被跨國升值再生回收企業TerraCycle Canada回收再製成不同的工業產品,像是回收再生塑膠粒。溫哥華市長爾羅伯遜 (Gregor Robertson) 表示,人們希望用簡單且方便的方式來保持我們的市區街道和公共場所的清潔。菸蒂是溫哥華市中心被隨意丟棄垃圾的主要來源之一,這個和TerraCycle Canada攜手合作的創新回收試驗計劃將會將有效的減少街道上以及垃圾掩埋場中的有毒菸蒂。 相較於大眾的認知,菸蒂中的濾嘴非常不容易在自然環境中分解,這些濾嘴是由乙酸纖維素製成,其中內含的毒素於水生食物鏈中的重要環節會造成毒害。 菸蒂是世界上最常

The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approves the use of 4 food contact substances

日前隸屬歐盟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 的食品接觸材料審查小組 (Food contact materials panel, CEF) 准許\2種脫氧劑、1種填加劑以及1種增塑劑的使用。這些被核准使用之材料如下: – 鐵(0價)改性膨潤土(iron (0) modified bentonite)和鐵(0價)改性高嶺土(iron (0) modified kaolinite),做為吸收食品環境中的氧之脫氧劑。 – 2,2,4,4 – 四甲基-1,3 – 環丁二醇;2,2,4,4 – 四甲基-1,3 – 環丁二醇(2,2,4,4-tetramethylcyclobutane-1,3-diol),作為生產聚酯時使用的共聚單體。該審查小組得出的結論為,物質在二醇成份使用濃度於35mol%且溫度於室溫或以下長時間存放時,與非脂肪的食物接觸是安全的。 – 在做為增塑劑時,聚甘油(polyglycerol)在脂肪族-芳香族聚酯中最多不超過6.5%重量百分比的

3.5 million tons of garbage per day will flood the earth in 86 years

全球污染問題不只是溫室效應和廢氣排放,科學證實垃圾增加速度的問題,已超越其他環境污損因素,正一步步毀害地球。國際知名的「自然」科學期刊近日發表相關論文,顯示全球每天約製造350萬噸垃圾,若以這種速度繼續前進,2100年全球每天將會新增1100萬噸垃圾,讓地球成為一個大垃圾場。 主要的垃圾製造國包括中國、韓國、巴西和墨西哥等,這些國家的部分垃圾場每天要處理超過1萬噸的垃圾,連海洋都出現巨大的垃圾漩渦,而人們還在以2倍多的數量繼續製造垃圾。 主要的垃圾問題尤其發生在大都會,因為城市生活人口製造的垃圾,通常是鄉村人口的2到4倍,但全球各地的城市化趨勢不減反增,對垃圾減量造成重大影響。 要改善目前的狀況,唯有讓世界人口增加放緩、徹底改善城市資源管理,以及更新減少包裝的技術。環境專家認為,前述改善不但對環境有益,對經濟效益和整體社會也有正面影響。 「自然」期刊專家認為,日本在總體垃圾處理方面足堪成為榜樣。美國和日本的人均GDP相當,但日本平均每人製造的垃圾量比美國人少3分之1。例如,川崎重工改善工業流程後,每年減少56萬5000噸垃圾,效益極高。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013-11-04

European Commission consults on new RoHS restricted substances

歐盟委員會諮詢新的RoHS限用物質 相關主題 化學檢測 RoHS 測試 SVHC 測試 台灣-禁用物質管理平台 依2011/65/EU要求,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應於2014年7月22日前充分評估對附件II所列的限制物質進行評審和修訂。日前,奧地利環境署(UBA)代表歐盟委員會公佈了RoHS 2.0的方法手冊草案,供相關利害關係人提出評論與建議,目前已選定的限用有害物質:六溴環十二烷(HBCDD)、鄰苯二甲酸酯DEHP、BBP以及DBP。預計10月底舉辦完最後一場利益相關者會議後,可望在今年內完成草案修訂。 該計畫排程如下: 時程表 項目 內容 2013/01/20 ~ 201302/10 第一次公開諮詢 候選物質 2013/02/20 ~ 2013/03/11 第二次公開諮詢 候選物質 2013/03/13 第一次利益相關者會議 候選物質辨識方法討論 2013 5月 第三次公開諮詢 預先評估和優先排序候選物質 2013/05/14 第二次利益相關者會議 2013/10月中 ~ 2013/11月中 第四次公開諮詢 詳細評估選中的候選物質 2013/10/2

EU releases new version of WEEE FAQ document

The European Union released a new version of the WEEE FAQ document on November 15, 2013. Related topics: Chemical testing, RoHS testing, SVHC testing, Taiwan-Prohibited Substances Management Platform. The European Environment Commission Directorate-General (DG) recently issued a new version of the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Equipment, WEEE Directive 2012/19/EU) first draft of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FAQ). 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assistance to competent authorities and stakeholders by elaborating on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Directive, which entered into force on August 13, 2012. The first draft clearly states that from August 15, 2018, all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such as lamps and lighting equipment, consumables, components, toner cartridges and frequency converters) must comply with the new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 The Directive has been rewritten to enhance the collection, reuse and recycling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It also further stipulates the relevant responsibilities of retailers for end-of-life equipment. When the sales area of an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retailer reaches 400m2, the retailer is obliged to accept products that consumers want to scrap. As long as they are small waste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with an external size of no more than 25 cm, the retailer must provide free recycling and sorting services. . The FAQ document is not legally binding but will be updated when necessary. Source: Draft-FAQ on Directive 2

EU ECHA launches public consultation on 7 SVHC proposals

歐盟ECHA針對7項SVHC提案展開公眾意見徵詢 ECHA日前針對新增7項SVHC至後選清單提案展開公眾意見徵詢。 這7項SVHC當中,瑞典提出硫化鎘(cadmium sulphide)為致癌物質,且根據REACH法規第57f章節,可以被視為需被關注之物質。斯德哥爾摩則提出環亞乙基硫脲(imidazolidine-2-thione; 2-imidazoline-2-thiol)具有生殖毒性。 荷蘭提出3項SVHC,其中兩項皆是偶氮基的染料化合物分別為disodium 3,3\’-[[1,1\’-biphenyl]-4,4\’-diylbis(azo)]bis(4-aminonaphthalene-1-sulphonate)以及disodium 4-amino-3-[[4\’-[(2,4-diaminophenyl)azo][1,1\’-biphenyl]-4-yl]azo] -5-hydroxy-6-(phenylazo)naphthalene-2,7-disulphonate。另一項為醋酸鉛。這3項SVHC提案皆為致癌,致突

China is about to publish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中國即將公佈《電子電氣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 近日,由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主辦的2013電子污染防治英雄會在京召開。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黃建忠會上表示,《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已基本完成修訂,改名為《電子電氣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預計今年秋季將正式公佈。 《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2006年2月發布,2007年3月1日實施。因與歐盟2006年7月1日實施的《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指令)相似,該辦法又被業界人士稱為“中國版RoHS (China RoHS)”。  黃建忠指出,“《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與國際並未接軌”,中國是電子電器產品生產和出口大國,但在該領域開展的污染控制工作目前僅限於電子資訊產品,既不適應電子電器產品領域節能減排行動的需要,也不能與國際上開展的電子電器領域有害物質控制計劃接軌。因此,2010年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啟動《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修訂工作。 據透露,即將出爐的《電子電氣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做了一些改動。於適用對像上,將原來的“電子信息產品”改成了“電子電氣產品”,調

Canada releases final updated version of Stockholm Convention POP

加拿大發布斯德哥爾摩公約POP最終更新版本 加拿大政府已經根據《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Stockholm Convention on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發布了加拿大國家實施計劃(National Implementation Plan, NIP) 更新後的最終版本。 該文件的目的是向締約方和公眾澄清加拿大的計劃、政策和專案,以便實施2009年公約新增的9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相關義務。 這9個POPs如下: 1.           α-六氯環己烷(α-六氯環己烷;α-HCH); 2.           β-六氯環己烷(β-六氯環己烷;β-HCH); 3.           林丹

Canada releases new children’s jewelry safety guidelines

加拿大發布新的兒童珠寶安全指南 加拿大衛生部公佈了一項新的兒童珠寶飾品產業指南,此指南乃根據加國的《消費產品安全法》(Canada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Act, CCPSA)下的《兒童珠寶條例》(Children’s Jewellery Regulations)彙整提供給產業所需符合的信息。 該文件解釋兒童珠寶的法規定義為珠寶的製造、大小、裝飾、包裝、廣告以及銷售皆是針對年齡15歲以下的小孩,但是偶爾穿戴的獎牌、獎章等類似產品則不在此限。 指南也強調法規中兒童珠寶必須同時符合總鉛含量小於600 mg/kg以及鉛釋出量小於 90 mg/kg的規範,以及加拿大衛生部提出的兒童珠寶中總鎘含量小於 130 mg/kg的倡議。 詳細內容請參考附件:Industry Guide to Children\’s Jewellery_英文版。 資料來源:    Chemical Watch (2013-06-28) (PIDC 編譯) 附件檔案:Industry Guide to Ch

error: Content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