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首次试申报于2024年2月底截止,根据《金融时报》报导,欧盟执委会提供首次申报统计,碳密集产品来自中国的报告数量远超出其他国家2倍以上,台湾竟也名列前5名,小幅度超越印度,为何? CBAM自2023年10月试行,原订2024年1月截止的首次碳数据,后来欧盟称因技术性问题、展延30天,于上个月底完成。不过,因为是首次申报,也发现有登录系统操作不易、申报完成率普遍偏低等问题,还有待CBAM执行机关后续调整。 CBAM上路,欧盟进口商以2023年第4季产品进行首次申报,根据《金融时报》采访欧盟执委会获得的申报资料,碳密集产品来自台湾的数量名列前五,小幅度超越印度,欧盟当地厂商提交共1.3万份报告内,约有5,000多笔资料登录是显示来自台湾。 不意外地,高碳密集产品出口居冠的是中国,约2.5万笔;紧追在后的美国约1万笔、比中国少逾一半;依序还有英国、土耳其、台湾及印度,都介在5000至1万笔间;来自南韩和日本的申报量则远低于5000笔。 若以CBAM纳管的六大产业、各国输往欧盟的出口产值来看,中国同样居冠、接续是土耳其、瑞士、英国、苏联、印度和韩国,KPMG董事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