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環保時事

最新文章

台灣就有毒物質,關注化學品的法規修訂進行諮詢

環保署計畫包含”便民的”合併許可方案 台灣的公司可能在近期內收到地方主管機關對使用關注化學物與有毒物質的綜合許可證,根據環保署的建議,將不需要為持有的每種物質單獨提出文件。 環保署為以下關於有毒物質與關注化學物的四項法規舉辦公開諮詢與修正草案: 許可登記與核准規定; 持有與排放紀錄規定; 第四級物質的核准規定; 物質安全資料表(SDSs)與標示規定。 公開諮詢將到10/14為止,而法案將在2020/1/16生效。 在毒化物與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案(TCCSCA)中,有毒化學物的定義為人為蓄意生產或製造過程中無意間產出。毒化物依照化學性質、或對人體及環境影響進一步分為四類。 關注化學物質則與有毒化學物質分開。包含汙染環境或懷疑對健康有危害的「公眾關注」物質。 許可條例修正草案的主要改變是,可能使用新的系統,允許地方當局可以核發綜合許可證或個別持有者或工廠的登記文件。現行制度中,公司需要分別記錄每一種持有、製造、進口、出口、儲存或使用的物質。 毒物與化學物質局(TCSB)綜合規劃組長劉怡焜表示:「這對持有者與地方主管機關都省事得多。」 線上核准 修正草案也將允許公司上傳他們的申請、核准許可證

航運業減碳新招 看上阿摩尼亞

航運業減碳又有新招。英國研究指出,肥料中常見的氨是取代貨輪柴油的最佳選擇,而且燃燒過程中並不會產生二氧化碳。對此,航運產業也希望能以氨取代柴油,幫助對抗氣候變遷。而最快在10年內,貨輪將可利用氨驅動。 據《BBC》報導,英國皇家學會研究人員大衛表示,「氨是唯一能驅動貨輪航行各地零排碳的燃料。」研究也指出,製造氨雖會產生碳,但可透過新技術製造零碳的氨。首先是在製造時將二氧化碳捕捉並埋在地下,另一方法是利用再生能源製造氨。 負責認證全球船隻的韓國船級社稍早也指出,由於氨作為燃料無須大量專門技術,因此是一種可行的潔淨能源。該組織在報告中指出,「氨的優勢在於相對容易存儲,因為與氫相比,前者具有合理能量、密度與液化溫度,與其他碳中性燃料相比,其生產與運輸成本也較低,並且已具備可穩定生產與運輸的技術。」 資料摘自:環境資訊中心

源頭減塑 北市傳統市場試辦環保袋循環箱

為減少使用塑膠袋,台北市環保局在12個傳統市場入口試辦放「環保袋循環箱」,鼓勵民眾把環保袋捐出來,經過消毒後,再提供給買菜的民眾使用。 傳統市場的攤位上,掛著各種尺寸塑膠袋。民眾來一趟市場買菜,會用上好幾個塑膠袋。塑膠袋廉價又不易回收,再利用比率底。北市環保局在台北市西湖市場入口設置「環保袋循環箱」,主動提供重複使用的環保袋,讓民眾少用塑膠袋。 西湖市場的環保袋幾乎每天被拿光,清潔隊人員都會再補充,並鼓勵民眾把不用的環保袋捐出來,可放於循環箱下層,隨後收到資源回收隊,工作人員整理掛牌,最後經過紫外線消毒,再送回市場。 台北市環保局資源回收隊陳麗娥表示:「因為我們不知道前一手使用的時候是裝了什麼東西,所以我們就是會把它整理過以後,我們再透過這個紫外線消毒的工作,一方面就是讓它是安心可使用的,二方面也消除民眾的一些疑慮。」 北市環保局表示,循環箱並非北市首創,但思考如何提高使用率,就是需要有專人整理、管理環保袋,這項措施10月上路,試辦三個月成效不錯,打算擴大辦理。    資料來源:公視新聞

IMF:對抗氣候變遷 碳稅是最強效方法

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天表示,全球的碳排汙染大戶國家應該一起同意課徵碳稅,未來十年每噸碳排徵收75美元(約新台幣2300元)稅金,讓氣候變遷維持在安全水平。 法新社報導,IMF呼籲即刻採取行動因應氣候變遷,但近年來,主要經濟體在對抗災難性全球暖化的預防上意見不一致,導致政策扞格。 IMF研究人員在一則部落格貼文表示:「碳稅是最強而有力且有效的工具,但前提是以公平、增進友好方式實施。」 去年爆發「黃背心」示威並多次暴力流血後,法國政府因而暫緩把碳稅提高至每噸50美元以上的計畫。同時,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退出2015年簽署的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 這份報告趕在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下週舉行年度會議前公布,IMF新任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料將於會上敦促會員國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 根據IMF今天公布的這份研究報告內容,要防止全球氣溫較工業革命前升溫超過攝氏2度,以達成巴黎氣候協定目標,碳稅是最有效的方法。加徵碳稅會提高電力、旅遊、製造、運輸和食品等碳排密集產業的成本。 目前全球平均的排放碳價為每噸2美元,想要達成巴

跟萬惡的塑膠說再見!雀巢成立研究機構,推動100%回收的環保包裝

跟萬惡的塑膠說再見!雀巢成立研究機構,推動100%回收的環保包裝 身為國際級的食品製造商,雀巢過去一年使用170萬噸的塑膠包裝,對於全球日漸加劇的塑膠污染,可說難辭其咎。為響應減塑的環保訴求,雀巢宣布成立新研究機構,專門研發更友愛地球的食品包裝。 綠色和平組織曾點名雀巢,聲稱這間公司是塑膠污染主要的罪魁禍首之一。雀巢一年銷售額達900億美元,從礦泉水、各式飲品到巧克力無處不可見其品牌蹤跡,且每一件產品都脫離不了大量塑膠包裝。 雀巢計劃藉由包裝科學研究所的力量,達成2025年100%使用環保包裝的目標。 隨著環保意識高漲,在消費者、政府、第三方組織等各方的壓力下,雀巢也著手尋找環保包裝的解決方案。然而,供應商提供的產品並不能令雀巢滿意,為此,他們於瑞士洛桑成立包裝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Packaging Sciences),期望借助科學的力量,打造新世代的環保包裝。 雀巢執行長馬克.施奈德(Mark Schneider)表示,在他們的願景中,未來沒有任何一件雀巢包裝會再進到垃圾掩埋場之中。印在包裝上的是雀巢的名字,他們決定親自引領環保包裝的誕生。 早在2018年時,雀巢就

淺談TOSHMS台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與ISO 45001/CNS 45001之發展

國際標準組織(ISO)於2018年3月12日發佈ISO 45001:2018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此標準正式取代了OSHAS 18001:2007,並成為一個全球一致性的標準。我國於2008年自行建立「台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Taiwan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s,簡稱「TOSHMS」)標準實施推動,並於2011參照TOSHMS驗證規範,研提「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要求」及「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指導綱要」二國家標準建議案,並由經濟部於2011年11月29日公告為國家標準(分別為CNS15506與CNS15507),且明定TOSHMS驗證之標準為國家標準 CNS 15506。   在相關配套要求的被動及企業自覺性的主動建置推動下,迄今亦已歷11個年頭,目前通過第三方驗證的公司約有954家(註:見下圖)。為配合國際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標準發展趨勢及因應國內廠商因應驗證需求,勞動部比對「TOSHMS」驗證標準與「ISO 45001」國際標準,發現兩者實質要求內容相差不大,因此,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以下稱職安署)

加強應對氣候變遷!英國油車禁售令提前至2035起實施

英國政府在2017年7月宣佈將在2040年禁售燃油車,走向全面電動車的新時代,然氣候變化加劇之下,為了加強應對氣候變遷,英國政府宣布將禁售燃油車日程提前至2035年起實施。    https://s3.csrone.com/upload/articles/ezo53oDqQ2yG9CzxQQAXC1y7RR9GuG9nCMKba59H.jpeg 為全面降低空氣汙染與阻止溫室效應,英國政府在2017年7月宣佈將在2040年禁售燃油車,走向全面電動車的新時代。不過有專家認為,氣候變化快速,若英國2040年才禁止柴油汽油車,恐將為時已晚。為加強應對氣候變遷,英國政府近日宣佈,將原本禁售燃油車日程提早5年,改至2035年起實施。    綜合媒體報導,為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措施,英國政府宣佈,決定將禁止在英國銷售新的汽油,柴油或混合動力汽車的禁令日程,從原先決定的2040年提前至2035年來實施。英國首相強森表示,其將在今年11月所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發佈該新政策,並稱今(2020)年將是地球的「決定性的氣候行動年」,而今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則將是進一步加強保護地球的一次機會。    資料來源:C

企業永續-從產品材質永續性開始

塑膠誕生可說是改變人類生活史的重大發明之一,食、衣、住、行、育、樂,乃至於國防航太、醫療保健,塑膠持續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隨著環境汙染議題持續升溫,塑膠與環保永續理念漸行漸遠,塑膠所衍伸環境問題不斷備受大家檢視,報章媒體、社群網路的輿論推播下,塑膠更成了最大罪人,然而材料本身並無好壞,人們使用才是關鍵,若從材料特色探討環境面的永續效益,塑膠有它先天獨厚的優勢,如何有效及正確使用塑膠材料才是我們須正視的重要環節。 何謂「材質永續性」 永續材質的概念可追溯於1988年第一屆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所提出。永續材質廣泛定義為﹕「在原料採集、產品製造、使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循環利用等階段中,對地球環境和人類健康負荷最小、最為無害的材料可稱為永續材質」。紐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的永續材料研究中心(Center for Sustainable Materials)也指出:「永續材質是在我們整個消費市場和工業製程中使用的材料可經由量化生產且不會耗盡不可再生資源,也不會破壞環境和自然資源系統的穩態平衡」。有此可見,材質應用與發展對於環境有著非常密切關連,能夠掌握材質特性與應用並評估環境影響才能有效提升環

接軌聯合國《汞水俣公約》 環保署預告《限制含汞產品輸入》草案

1956年,日本九州的水俣(音同雨)市爆發集體汞中毒的公害事件,上萬人出現四肢麻痺、步行困難、言語障礙等病徵,開啟了科學界對於汞健康危害的研究,進而促使聯合國於2013年締結《汞水俣公約》,並於2017年8月16日生效,公約中要求締約國於2020年開始禁止開關及繼電器、水銀燈等含汞產品的生產、出口或進口。 台灣雖非聯合國成員,仍需接軌「逐步限汞、最終禁汞」的國際趨勢,環保署配合《汞水俣公約》,修正《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2021年1月1日起禁止將汞用於製造開關及繼電器、普通照明用高壓汞燈、溫度計等非電子量測儀器。並在昨(3日)預告《限制含汞產品輸入》,於2021年1月1日起禁止進口上述三類含汞產品。 汞水公約規範含汞產品製造、出口及進口。 聯合國《汞水俣公約》規範含汞產品製造、出口及進口。取自環保署化學局 汞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取自環保署網站 汞對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諸多危害。取自環保署化學局 2021起禁止進口水銀量測儀器、高壓水銀燈、含汞開關 最高罰6000元 汞(Hg,音同拱),俗稱水銀,在常溫下屬於液態金屬,因其物理特性穩定,過去經常被用來製作溫度計、氣壓計等產品,又

反浪費首創!法國立法禁止企業銷毀沒賣出去的產品

是否曾好奇未被銷售出去的衣服最終何去何從,抑或是為被退貨的褲子因產品流程必須銷毀而感到惋惜,然而法國於1 月30日所通過的反浪費法案,將強制禁止服飾和高端消費產品公司銷毀沒賣出去或退回的產品,讓這些產品走入循環經濟裡放大效益、價值。    法國國會日前通過範圍廣泛的反浪費法案,禁止服飾和高端消費產品公司銷毀沒賣出去或退回的產品。英國衛報報導,法國政府宣稱1月30日通過的法律為全球首創,適用範圍也包含電子、衛生和美妝產品,現在這些產品必須再度拿來使用、重新配售或回收。該法也將漸進式禁止使用紙卷收據和免洗塑膠,並鼓勵藥局對於特定藥物出售個別劑量。這項法案規定製造商、進口商和經銷商,包括線上企業亞馬遜等,捐出沒賣完的非食物產品,有健康安全疑慮的產品例外。    該法目標在2025年前讓所有塑膠皆可回收,並在下個10年讓免洗塑膠瓶罐減量50%。速食餐廳和外帶餐廳最慢必須在2023年前停止使用塑膠容器。法國總理菲力普(Édouard Philipp)辦公室表示,法國每年銷毀或丟棄的產品總值超過6億5000萬歐元。依據「汙染者付費」條款,企業必須負擔銷毀任何自己製造的垃圾的費用。明年起,菸品製造商

咖啡渣做太陽眼鏡 既時尚又環保

根據估計,全球每天喝掉20到25億杯咖啡,產生的咖啡渣非常驚人。烏克蘭有位新創工作者靈機一動,把咖啡渣拿來廢物利用,做出時尚又環保的太陽眼鏡。 機器在咖啡渣壓製成的平板上進行裁切,不久眼鏡框便渾然成型。咖啡渣眼鏡研發人嘉利藍科說:「接著我們會進行拋光,加上所有的零件、鏡腳和鏡片,太陽眼鏡就大功告成。」 來自烏克蘭的嘉利藍科,原本以修眼鏡為業,為了讓鏡框也能符合環保可分解的概念,他不斷尋找可以替代塑膠的材料,從薄荷到小麥和稻米,他通通都試過。最後發現咖啡渣混合植物油和亞麻纖維,經壓縮後裁切成框,效果最好。初步成形的鏡框,再經由手工琢磨拋光,就成為質感和造型出眾的太陽眼鏡,連鏡片也採用類似的植物纖維製成。嘉利藍科說:「這不只是生產商品而已,而是改變人們的認知,讓他們喜歡使用自然材質和自然成分,養成良心消費的習慣。」 咖啡渣眼鏡不但看得出天然質感,還可以聞到咖啡的香氣。嘉利藍科為自行研發的太陽眼鏡冠上新品牌,主要在咖啡廳和網路銷售,結果自去年推出以來,消費者的反應相當不錯,主要客戶來自歐美。消費者波利亞科夫表示,「它很創新也對環境友善,就保護生態環境而言,不只是在我國,而是放眼全世界,往這個

台灣2019年均溫破紀錄 73年來最高 專家:氣候緊急時代來臨

2019年結束了,根據氣象局統計,去年的台灣年均溫為24.56度,不僅較前(2018)年升高0.34度,也創下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暖化不僅是冬天變得溫暖,引發的極端氣候更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台灣防災產業協會在2020年之始、新十年的開端發出聯合聲明,提醒台灣要面對的不僅是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而是「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需要立即做出因應行動。防災產業協會理事長、氣象達人彭啟明就說,政府要對社會進行風險溝通,公共建設與產業發展都需結合新的災害風險思維。企業風險管理專家姚大鈞也說,台灣不僅不能置身事外,「我們更是國際公認受到極端氣候災害威脅最嚴重的地區,必須做好充分準備。」 台灣防災產業協會的多位專家學者警告,台灣已正式進入氣候緊急狀態。孫文臨攝    2019年英國《牛津詞典》從數十個候選詞中,選出年度代表詞彙為 climate emergency(氣候緊急狀態),牛津字典統計發現,過去一年「氣候緊急狀態」的使用量比過去高出100倍,反映出這一年的社會風氣、關注焦點,也同時具有長期的文化意義。 過去一年間,包含

碳儲存功能失靈 20%亞馬遜雨林反成排碳大戶

原本被稱為「地球之肺」的巴西亞馬遜雨林,被巴西太空研究機構發現有20%的雨林不再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甚至在30年內,將近半個雨林都會成為排碳者,要如何因應值得我們深思。 https://s3.csrone.com/upload/articles/4pTeLnatQqVfMmiUHsw0gdcYgZkX1xWKrOBIeqFQ.jpeg 巴西的亞馬遜雨林吸收人類大量的碳排,所以又稱為「地球之肺」,然而,現在研究卻發現亞馬遜雨林中有大約20%的地區,實際上製造的二氧化碳比吸收的還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事實上,樹木在生長的過程當中才會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而當樹木死亡時,這些吸收的二氧化碳就會被「歸還」,而由於大量砍伐樹木與森林大火的關係,亞馬遜雨林已經有高達20%的地區,開始歸還這些成長過程中吸收的碳,導致雨林反而成為碳排大戶。 在過去的10年內,由Luciana Gatti教授率領的巴西太空研究機構(INPE)團隊每隔兩週就會用裝設感應裝置的飛行器測量亞馬遜雨林不同區塊的溫室氣體,他們發現,雖然雨林仍然具備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能力,因為伐林而數目大減的一個區域卻已經失去了這種重要的

分析亞馬遜、澳洲、印尼大火 重點不在碳排放 而是地點與強度

去年亞馬遜、澳洲、印尼和北極圈的猛烈野火,讓氣候變遷的環境和經濟影響成為全球討論焦點。這些大規模火災,有的相當於一個小國那麼大,破壞了原始森林和易受脅的野生動物,釋放數十億噸的溫室氣體到大氣中,可能加速全球暖化並引發更多火災。過去幾年,野火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下降,但2019年又有所增加。與往年相比,2019年森林大火的總碳排放量不算特別高。 彭博通訊社根據全球火災排放資料庫(Global Fire Emissions Database, GFED)的資料做出分析報導指出,去年火災碳排放增加了26%,達到78億噸,是2002年以來最高。但整體而言,自本世紀初至今,火災碳排放是在下降的。雖然火災碳排放一直在下降,人類活動產生的總碳排放卻成長得更快。去年,燃燒化石燃料釋放的368億噸碳中,火災佔了五分之一,而本世紀初這個比例是四分之一。    澳洲野火的濃煙漫延在雪梨市區。照片來源:Nick-D(CC BY-SA 4.0)    火災發生地點值得注意 暖化使野火燒出新趨勢? 歐盟地球觀察機構氣候變遷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資深科學家馬克

南非減塑大功臣 寶特瓶廢棄塑膠製成磚

在全球都出現塑膠垃圾問題時,南非開始用寶特瓶跟廢棄塑膠包裝,做成環保磚頭,來蓋托兒所等建築,成功減少塑膠垃圾。 根據2018年的「南非廢棄物狀況報告」指出,南非在2017年製造的4200萬噸廢物中,只有約11%被回收再利用。而2012年成立的南非當地民間團體「Waste-ED」,主要協助國家解決廢棄物品問題。除了教育學童相關觀念,還接受諮詢,引進這種塑膠瓶環保磚的製作,用來蓋學校或是簡易建築。 這種塑膠瓶環保磚,起源於菲律賓北部,後來應用在無法解決塑膠垃圾問題的發展中國家,協助當地政府廢物利用。目前開普敦郊區,已經有許多建築,包括托兒中心等建築牆壁,都是用這些環保磚製作。目前開普敦有超過2萬個、塑膠瓶環保磚的收集點,還跟學校合作,帶學童們一起參與製作跟使用環保磚。 南非減塑大功臣 寶特瓶廢棄塑膠製成磚    資料來源:公視新聞

接軌國際!行政院核定2030年環境保護計畫目標

行政院為呼應聯合國Agenda 2030的永續發展議程,經過專家學者、中央與地方政府部門以及民間團體的研討,於2月14日核定「國家環境保護計畫」,宣示我國於2030年時要達到「減碳少災害」「自在好呼吸」「優遊享清水」「垃圾變資源」「森林零損失」「與野共生存」等願景目標。 https://s3.csrone.com/upload/articles/fmr92r50jigNxzF9RNRHRVGRWpKj6aS8uL7cP69m.jpeg 行政院於109年2月14日核定「國家環境保護計畫」,本次計畫編撰乃以環境資源部組織範疇為主體,呼應聯合國Agenda 2030永續發展議程並考量國內外環境保護發展趨勢及關鍵議題,規劃短、中、長程執行策略與目標,宣示我國2030年時要努力達成「減碳少災害」「自在好呼吸」「優遊享清水」「垃圾變資源」「森林零損失」「與野共生存」的願景。 國家環境保護計畫係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第2款揭示「經濟及科學技術發展,應與環境及生態保護兼籌並顧」及環境基本法所研訂之環境保護策略,整合相關部會,以整體環境生態系統為主軸,提出因應對策及對應機制,並經過專家學者、政府部門、

欲修補與太平洋島國關係 澳洲祭環保新措施

澳洲總理莫里森今天表示,將要求政府機關使用更多資源再生產品。儘管仍拒絕在對抗全球暖化方面多做努力,先前因氣候政策挨轟的坎培拉,現在希望能與太平洋島國修復關係。 莫里森(Scott Morrison)去年不願意擴大減少碳排目標,惹惱太平洋島國領袖。地處低窪的太平洋島國身處氣候變遷前線,正與海平面上升奮戰,部分居民甚至被迫遷徙到地勢較高的土地上。 北京近年來積極和太平洋小國加強經濟關係,其敦促對抗氣候變遷的行動也贏得好感,在在挑戰澳洲過去在太平洋的主導地位。 但莫里森今天表示,坎培拉將要求政府部門採購以再生資源為原料所製成的產品,藉此提高對再生產品的需求。 「我們是個海洋圍繞的大陸,我們的水路就是我們的命脈,我們的太平洋大家庭也是一樣…這對我們這部分的世界而言是個非常重要的議題。」政府數據顯示,澳洲本地塑膠回收率僅12%。 資料來源:中央社卅環境資訊中心

衛星監測曝光 義大利全境封鎖後空污大幅改善

中國日前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影響,封省限制民眾外出、工業活動暫停,意外讓中國碳排放量大減,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義大利,由於政府宣布全國封鎖,許多民眾被迫留在家中,義大利半島上空空污大幅減少,尤其是疫情重災區義大利北部地區更是明顯。 綜合外媒報導,可監測大氣中空污情形的歐洲太空總署(ESA)「哨兵五號」(Sentinel-5P)衛星發現,整個義大利上空的空氣污染,特別是二氧化氮排放量大幅減少,在半島北部地區尤為明顯,ESA「哨兵五號」團隊成員澤納(Claus Zehner)指出,受雲層覆蓋和天氣變化影響,數據可能略有出入,「但我們非常有信心,交通和工業活動大幅縮減的情況下,排放量降低與義大利封鎖有密切關聯。」 ESA特地製作義大利上空自今年1月1日起到2020年3月11日的二氧化氮排放量波動,可以明顯看出,義大利半島北部的波河流域二氧化氮含量急遽減少,波河中上游為義大利重要的人口密集工業地帶。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卅自由時報

減少瓶裝水垃圾 日推出首款飲水機地圖app

在日本有一款飲水地圖app,鼓勵人們帶環保杯,使用飲水機,還能幫用戶計算少用了多少寶特瓶、減了多少碳。 一家新創公司推出日本第一個飲水地圖,鼓勵人們只要帶著環保杯,想喝水時不要花錢,從地圖就近找到飲水台。這款app可以運算用戶裝水時的所有情況。   共同創辦人路易斯說:「我們四天前才把這個新的裝水追蹤器啟用,今天早上,我們追蹤到減少了約900個寶特瓶,我們今年的大目標就是達到100萬個。」日本是全球塑膠包裝生產量第二大國,僅次於美國,根據聯合國資料,2014年日本每人平均使用塑膠資源超過30公斤。由於今年夏天將舉辦東京奧運,去年六月G20峰會便宣示減塑,並打算今年推出用錢換取回收塑膠袋的計畫。不過顯然這樣的app已經跑在政府前面,讓大家開始為了減塑而改變生活習慣,目前這款app在全球有30國在使用、下載次數超過三萬次。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升溫惹的禍 歐盟首次以地圖示警 世紀末英、法、荷等多處城市將泡水

歐洲環境署(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發表一系列詳細地圖,描繪在未能積極因應暖化的情況下,本世紀末歐洲可能面臨的森林大火、洪水和乾旱規模。 根據歐洲環境署的資料,到本世紀末,若不採取任何防洪措施,海平面將上升平均1公尺,英國赫爾市有90%處於水下。多個英國城市可能遭洪水侵襲,覆蓋超過40%的市區。 在整個北海來說,如果溫度上升比工業化前高4至6°C,海牙、鹿特丹和萊頓等荷蘭城市將面臨海平面升高1公尺的嚴重洪災。該模型並未考慮荷蘭採取的各項防洪措施,不過許多其他國家都還沒有採取類似的行動。 未來,海牙、鹿特丹和萊頓等荷蘭城市將面臨更嚴峻的洪災。照片來源:Daryl DeHart(CC BY-NC-ND 2.0)    同時,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將有大片區域出現沙漠化危機,在最壞的情境下,最嚴重地區的旱災將增加2.5倍。 炎熱的夏季增加了森林火災的風險。2018年,瑞典的森林火災達到創紀錄的水準。如果升溫超過4°C,法國、德國南部、巴爾幹地區和北極圈的火災風險將大大增加。而已經很容易起火的南歐國家,火災風險仍將是最高的。 再往北,冬天會變得越來越潮濕。若無法將

error: 內容保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