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環保時事

最新文章

台灣版綠色協議 環保署與民團共推循環經濟

參照荷蘭「綠色協定(Green Deal)」的精神,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於今年6月1日與民間產業團體「海廢塑膠循環經濟聯盟」、「綠色電子資源聯盟」以及「台灣建設資源循環聯盟」簽署綠色協議,齊心推動循環經濟。 「海廢塑膠循環經濟聯盟」是今年4月22日由財團法人塑膠中心籌組成立,透過「將海廢塑膠轉換為具有商業價值的消費性產品」的倡議,期望以經濟誘因串連上、下游產業,促進海廢塑膠的循環利用機會。 「綠色電子資源聯盟」是2月6日在環保署長李應元、廢管處處長賴瑩瑩等人見證下,正式成立的台灣企業自組聯盟,期盼透過產業分工,達成電子廢棄物的循環利用與電子產業的永續發展。 「台灣建設資源循環聯盟」期盼透過建立討論分享平台,連結台灣營建產業循環經濟的四大區塊,包含低碳營建設計、共享經濟模式、建材綠循環技術及綠建設推動策略,並擬定綠建設產業白皮書供政府施政參考。 環保署表示,荷蘭2017年簽訂全國性原物料協議,集部會、地方政府及大型公司力量推動,從前端的產品設計到後段的回收利用等,尋找共同互利的合作機會,跳脫線性經濟思維,轉變為循環經濟的經營模式。因此,特別藉由這次舉辦的「綠色協議簽署」記者會,讓公私部門宣示

印度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與日本聯手「去碳化」

近年各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無論是德國還是中國,邦大力建設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設施。印度亦不例外,該國政府傾向與外國企業合作,以加快可再生能源建設。 全方位合作 在印度推廣可再生能源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在印度參與「日印能源對話」,兩國確定全方位合作,在印度推廣可再生能源,以實現「去碳化」目標,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印度的電力基礎設施不足,不少城鄉都沒有連上大型電網,只能靠當地的柴油發電機發電,嚴重污染環境。而大城市的電網亦不穩定,時常會停電。政府推動「印度製造」,希望成為製造業大國,穩定而清潔的電力就成為一項嚴峻挑戰。 拓電動車充電設備 組團攻非洲市場 印度電力部長辛格(R.K. Singh)與世耕弘成,在「日印能源對話」達成了「日印能源轉換合作計劃」。兩國除了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領域合作,讓電力供應更穩定之外,還合作範圍還包括氫氣運用以及電動車充電設備等。 兩國還計劃結合日本技術與印度人才,組成團隊進軍非洲市場。 資料來源:CSRone (2018/05/14)

溫哥華2019年禁塑膠吸管、保麗龍盒

加拿大溫哥華投票通過,預計在2019年1月禁止使用塑膠吸管及保麗龍杯、保麗龍盒,以呼應當地環保政策。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導,溫哥華為實施「2040年零資源浪費方針」,周三投票通過這項法案。除此之外,新法也規定企業也不得提供拋棄式杯具、塑膠袋或紙袋,或至少須向消費者收取額外費用。當局表示,如果到了2021年環保減量還是沒有達標,將實施直接禁塑令。 據統計,溫哥華每周產生超過260萬枚紙杯,以及200萬個塑膠袋垃圾。(林孝儒卅綜合外電報導)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2018/05/18)

馬來西亞成立第一座國家排放測試中心(NETC )

馬來西亞汽車研究所(MAI)與國際貿易和工業部(MITI)以及環境部(DOE)將在馬國雪州萬撓(Rawang)聯合推出國內首座國家排放測試中心(NETC)。 這座國家排放測試中心花費約5千萬馬幣所建設,地點位於Perodua製造工廠附近,將會由MAI負責進行運營,這所測試中心將開放給所以當地汽車製造商和東協國家來進行排放測試,測試標準將以根據聯合國R83號和R101號來測試排放標準和燃料消耗。 隨著馬來西亞採取行動提高交通運輸的能源效率,減少碳排放對於達到全球標準至關重要。NETC是馬來西亞第一個全面排放測試中心,將提供馬來西亞和東盟地區製造商代工服務。 運營NETC的技術人員已經獲得了測試中心技術合作夥伴Daihatsu Motor Co.的培訓和認證,另外,計劃未來將服務範圍拓展至摩托車和商業用車。 排放測試是車輛遵守道路運輸部(JPJ)的車型認證和EEV (Energy Efficient Vehicle)認證的要求,許多測試目前都在海外進行,隨著推出第一座NETC,MAI預測所有代工和汽車製造商的測試和認證成本將會明顯降低,並且縮短了測試的週期。 馬來西亞汽車研究院(MAI)宣

WHO:全球逾九成人口呼吸汙染空氣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2日)表示,逾90%的全球人口正在呼吸著高濃度的汙染物質,不良的空氣品質每年造成大約700萬人死亡。 根據WHO公佈的新數據顯示,儘管空氣汙染的問題在較貧窮國家來的更為嚴重,但全球各地都在處理這個問題。 WHO祕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發表聲明說,「空氣汙染威脅到我們大家,但最赤貧且最邊緣化的人們則是首當其衝。」 WHO這項檢視戶外和家庭空氣汙染對健康危害程度的研究發現,每年約有700萬人因為暴露在汙染空氣中的微粒而喪命。 研究指出,在中低收入國家有超過90%的死亡是和空氣汙染有關,這主要是在亞洲和非洲。 WHO公共衛生和環境部門主任尼拉(Maria Neira)表示,「這是我們所面臨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這項數據側重於直徑在2.5到10微米之間的危險顆粒物(PM10,懸浮微粒)、以及直徑不到2.5微米的懸浮微粒(PM2.5)的危險性。 其中PM2.5含有像是硫酸鹽和炭黑等毒素,由於可深入肺部或心血管系統,因此對健康構成最大危害。根據WHO,這可能引發像是中風、心臟病、肺癌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的疾病。 資料來源:C

法國搶救剩食有成 接下來要管剩衣

法國近年致力打擊食物浪費的行為,已看到初步成效,接下來,政府把目光放在較少人關注的衣物浪費問題,有意禁止服裝品牌任意丟棄未售出的新衣。 法國於2016年規定大型商場必須把未能售出的食物捐贈給慈善團體,不可丟棄或銷毀,當時是全球第一個頒布反浪費食物法案的國家。 農業部表示,法案頒布兩年來,獲得很正面的成效,慈善團體收到的食物捐贈增加了22%,義大利、秘魯、芬蘭也相繼跟進。 法國政府去年4月再度宣示打擊浪費食物行為,國會正討論強制餐飲業者提供免費讓客人打包吃不完食物的措施,目標是在2025年把浪費食物量比現在減少一半。 在搶救剩食方面稍有效果後,政府打算開始搶救「剩衣」,也就是沒賣出去的新衣。 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這週提出循環經濟的改革綱要,其中提到,政府有意在2019年之前提出禁止丟棄未售出新衣的規定,可能強制服裝品牌與慈善團體建立聯繫,以便捐贈衣物。 法國有些團體專門收集舊衣物,把狀態好的洗淨再出售或贈與,有損傷的就做成抹布或其他纖維,最知名的團體之一就是Emmaus。 Emmaus副執行長法亞(Valerie Fayard)接受環境觀察平台Novethic訪

葡萄牙於三月達到 100% 再生能源供電

一份新的報告指出,葡萄牙今年三月的再生能源發電量超出了總需求量,為其他歐盟國家設下了典範。 根據葡萄牙國家電網公司(Redes Energéticas Nacionais, REN)的數據,該月的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 4812 吉瓦小時(GWh,相當於一百萬度),超出全國電力需求的尖峰 4647 吉瓦小時。其中水力發電──因三月平均降雨量達到往年的四倍而大增──貢獻了 55%,風力佔 42%。這項新紀錄恰好呼應了葡萄牙政府在四月初暫緩每年兩千萬歐元(折合約七億兩千萬台幣、一億九千萬港幣)補助的決定,其中大多數是由轉為待命中的火力電廠獲得。距離上次葡萄牙 100% 再生能源供電已經將近一年,當時持續了 107 小時,而去年三月的平均再生能源供電量為 62%。 綠能更為樂觀? 「上個月的成果便是我們離全綠能發電不遠了的案例。這除了是葡萄牙電力系統的里程碑,更展示了再生能源能夠滿足一整個國家的電力需求。」兩個葡萄牙非營利組織 APREN 和 ZERO 在合作出版的報告中表示。他們預期 2040 年葡萄牙全年的電力需求便能由具經濟效益的再生能源穩定供應。雖然火力電廠仍需要在部分時間運轉,但其餘時

英國考慮課徵汽車空汙稅

根據金融時報13日報導,英國政府考慮對造成空氣汙染之車主及都市建商徵稅,以改善英國城市之空氣品質。英國財政大臣Philip Hammond宣布進行汽車稅諮詢以鼓勵發展對環境更友善之交通運輸,並提高利用低稅率“紅色柴油”之都市營建設備使用者成本。目前英國商用輕型車輛不論汙染程度,稅額均為140英鎊,雖然將於4月調漲為150英鎊,但對高氮氧化物排放之老舊車型及新型低空污車型並無顯著區別。 汽車業試圖推廣最新柴油引擎所帶來之效益,該引擎氮氧化物排放的程度與汽油車相同,但二氧化碳排放減少了5分之1。然而英國及歐盟汽車買主在預期舊車款恐遭禁止及排斥使用燃油之政策情況下,已逐漸避開這項技術。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的數據顯示,英國去年柴油銷量下降了17%,且2月份新車銷量下降至35%,低於去年同期的44.5%。去年英國財政預算案中已宣布投資5億英鎊推廣電動車發展,並將對新型柴油車及公司車提高稅率。 英國財政大臣於周二 (13日) 的演說中也宣布對紅色柴油之利用公開徵詢意見。該柴油主要用於農業車輛與重型機械,禁止一般道路車輛使用,其稅額低於一般柴油。目前紅色柴油每公升價格為11.14便士,一般柴油一公

“洋垃圾”一令即禁,循環經濟卻難一蹴而就

從2018年1月1日起,中國對於洋垃圾的進口禁令正式生效。這份禁令覆蓋4類24種固體廢物,包括來自生活垃圾的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和廢紡織原料等。至於禁止進口的原因,文件明確指出,「洋垃圾非法入境問題屢禁不絕,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我國生態環境安全」。這只是一個開端,到2019年底前,中國還將逐步停止進口所有國內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顯然,中國政府對於洋垃圾的基本態度發生了轉變。 再生得到的金屬、塑膠等原料比原生材料便宜。從根本上說,中國全球製造業中心的地位,以及由此造成對廉價原材料的海量需求,決定了過去數十年中國持續大量從境外進口固體廢物。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 (Comtrade)的數據,2015年全世界超過70%的廢塑膠和37%的廢紙都出口到中國。歐洲國家和美國是這些廢棄物的主要來源地。 這一條供應鏈得以持續,自然是因為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獲利。對於已開發國家而言,國內處理的費用大概在每噸400美元至1000美元,運到中國,即便加上運費每噸的成本只有10美元至40美元;而中國的接收方,以極低的價格買進,通過多次挑揀分類,層層轉賣出去,形成了一條條位於全球價值鏈底端、且

C2CPII公布C2C認證™標準第四版草稿的限制使用物質清單

C2C產品認證 (搖籃到搖籃產品認證™),乃是世界公認具參考價值的環境永續認證之一,而2017更是C2C認證突飛猛進的一年。其中值得強調的是:C2C認證合格產品數量顯著增加,美國環保署在新的聯邦綠色採購指導方針中將C2C認證作為最高產品永續標準,還有Home Depot和Walmart也認同C2C認證是在綠色化學和安全材料方面,極少數值得信任的第三方驗證程序之一。 隨著C2C認證在全球市場中被越來越多單位承認且價值也不斷提高,C2CPII相信他們更有責任去確保這個認證標準,在全世界的產品永續範疇中維持領先優勢。這樣的態度驅使C2CPII持續修訂、優化C2C認證標準。而現在,C2CPII就正在進行標準的修訂,並計劃在2018年底推出第4版C2C認證產品標準。 在第4版修訂期間,C2CPII的認證標準委員會體認到:「我們可以把握這次更新禁用化學品名單的機會,來讓我們跟最新的國際化學品法規更加同步」。因此,C2CPII對第4版的禁用化學品清單提出一些重大修改,此外還引入新的名稱「基本限制使用物質清單 (Basic Level Restricted Substances List,即RSL)」

綠色創新催生海洋塑膠新生命

根據2017年的科學期刊指出,自1950年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已經產生了91億噸以上的塑料,而塑料不能像其他的物質在自然中分解,所以高達3卅4的塑膠垃圾都累積在垃圾掩埋場,還有更多的垃圾散落在陸地上、沉在海洋深處、湖泊中,導致生物誤食甚至造成死亡。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800萬噸塑膠垃圾流進海洋,生命受到威脅的物種已高達800種。聯合國於2016的報告中指出,海洋廢棄物已是威脅海洋、沿岸生物生命的關鍵因素; 在台灣,環保署也於本(13)日共同發布「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公開宣示將在2030年全面禁用包括購物用塑膠袋、免洗餐具、外帶飲料杯及塑膠吸管等一次用塑膠製品,且2019年將努力朝向世界上第一個開始限用塑膠吸管的國家,希望早日達成「無塑海洋」的目標。 因應全球的環境議題,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及產業投入綠色設計領域,尤其以回收料再製的商品開發,也在近幾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如何將設計力展現於商品上,提供市場一個綠色消費的選擇,成為設計師們不斷努力的方向。而綜觀以海洋塑膠回收再製的產品,不難發現約八成以上皆強調材料的研發與再利用,例如海倫仙度絲的黑色海洋塑膠瓶或是將材料生成紡織品的Ecoa

美國加州欲立法要求聚酯纖維衣物需標識微纖維警告

美國加州立法單位目前正在考量立法要求聚酯纖維衣物必須於標籤上標識塑膠微纖維警告。這項計畫乃針對目前塑膠微粒與塑膠微纖維可能會造成對環境以及飲用水品質的危害,所推出的提案。立法單位考量到目前人民對塑膠微粒與微纖維的環保認知日益高漲,為了保障大眾採購時的知情權,擬要求聚酯纖維衣物在標籤上標示警語,希望能夠減少塑膠微纖維對環境以及生態造成的傷害。 該法案將要求成分超過50%聚酯纖維製造的衣物必須附帶一個「顯眼的標籤」,標示內容:此項商品在洗滌時,會有塑膠微纖維的脫落。建議使用手洗方式避免塑膠微纖維的脫落。這項標識要求預計於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 塑膠微粒與微纖維的汙染在歐盟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在今年初,歐盟委員會要求歐盟化學總署編撰一份REACH法規附錄XV,針對產品中有意添加塑膠微粒的限制文件。 資料來源: Chemical Watch (2018-03-08) (PIDC 編譯)

歐盟執法計劃發現玩具、首飾等消費產品含高水平受限制化學品

2018年2月,歐洲化學總署發表了一份報告,內容是有關執法論壇 (Enforcement Forum) 的第四屆協同執法計劃 (REF-4)。該計劃目的是提高各界對《化學品註冊、評估、授權和限制法規》(REACH法規) 附件XVII 化學品限制清單的關注,以及識別違規的經濟營運商,並採取執法行動。 在2016年,29個國家參與了產品分析檢查,對混合物或物品中受限制物質的含量進行測試。檢查的產品包括紡織品、玩具、首飾、塑膠物料、膠水、噴漆、硬釺料及兒童護理物品。 參與國家共進行了5,625項產品檢查,涉及17種物質、1,009個混合物和4,599個物品。經檢查的產品中,有82%符合REACH法規的限制;違規的平均比例為18%。考慮到REACH法規限制使用的化學品對健康或環境會帶來嚴重風險,報告認為18%是一個偏高的違規比例。 違規比例最高的化學物質,涉及玩具所含的鄰苯二甲酸鹽、二手產品所含的石棉纖維,以及首飾所含的重金屬。此外,在皮革物品也發現高含量的四價鉻。 對違規產品進行來源地的分析,發現最高比例是從中國內地進口的產品,佔違規產品的17%;來自歐盟/歐洲經濟區區內的產品佔10%。另外

「吸塵」加「送貨」-德國環保車「吃塵器」試行上路

電動車滿街跑,還能同時過濾空氣,一舉數得! 德國過濾機供應商Mann & Hummel、電動汽車製造商StreetScooter與德國郵政集團旗下的DHL,正攜手打造這項環保車實驗案,強調「沒有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主打「絕無噪音、懸浮微粒」,試圖擴大電動車經濟的應用範圍與附加商機。 全球最大物流公司DHL目前在德國大約有5,000輛電動商用車「Streetscooter」上路,其中5輛‘先遣部隊‘的底盤大有玄機:這些試驗車下方各裝有微塵過濾器,內置兩具風機; 一邊吸入周邊廢氣,一邊進行過濾。整台過濾器大小就如同備胎槽,不但符合德國車體底盤改裝的法規,且隨著日常快遞作業沿路運行。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裝置不但有效利用時間與空間,還更為接近路面廢氣濃密的地方,有效吸取尾氣微塵 (或稱懸浮微粒PM/Particulate Matter)。 南德大城斯圖加特在空汙黑名單上名列前茅,因而成為絕佳實驗處。類似的作法在當地也正試行在民用車上 – 3輛油電混合動力的Passat福斯房車,被命名為「吃塵器」 (Feinstaub-Fresser),車內則置有空氣濾清機。由於剎

抗空汙新德里將執行綠色行動計畫

為擺脫全球空汙最嚴重城市汙名,新德里市政府將在22日提出綠色預算,推動引進電動公車等綠色行動計畫。 新德里市政府將在22日提出2018到2019年政府預算案,「印度時報」 (Times of India) 今天引述消息人士說,新德里市府匯集環境、交通、工業、能源和殘疾等部門,討論近20項綠色方案,準備在明天提出的預算案中編列綠色預算,推動綠色行動計畫。 據報導,新德里市長克里瓦爾 (Arvind Kejriwal) 表示,應把重點放在電力驅動的公共交通上,已有訪問團赴中國考察,準備在明年初引進電動公車。 新德里市政府計畫編列預算,獎勵企業轉向更潔淨的能源模式,且根據抗汙染能力選擇街道樹木、植物和街道設施,推動全面綠化,引進減少碳排放的措施。 包括新德里市在內的印度國家首都區,每年冬季因為大量汽車排放廢氣、臨省農民焚燒稻草、市區窮人與街友入夜焚燒垃圾取暖、7000多家餐廳碳烤食物排放廢氣,建築工地煙霧等諸多因素,空氣品質一年比一年惡化,經常獲得全球空汙最嚴重城市的頭銜,研究顯示,許多人死於空汙引發相關疾病。 受到輿論影響,印度中央政府和新德里市政府及鄰近省政府,都在構思方案解決空汙問題,

全球近半人口面臨缺水聯合國:聚焦更環保政策

聯合國今天公布2018年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估計全球近半人口、36億人住在每年至少會缺水一個月的地區。 報告警告,到2050年,這項數字可能會增至57億人。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UNESCO) 秘書長阿祖萊 (Audrey Azoulay) 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發表這份報告時說:「若我們毫無作為,到2050年,全球約50億人將面臨缺水危機。」 她表示:「報告提出以大自然為主的解決之道,以加強管理水資源。這是所有人必須一起負責完成的重大任務,以避免發生水資源相關衝突。」 報告主筆康諾爾 (Richard Connor) 表示:「許多案例顯示,對生態系統更友善的儲水形式,譬如天然濕地、土壤濕度改善及更有效補給地下水,能比興建水壩等傳統人造基礎設施更永續及具效益。」 報告指出,綠色解決方式已展現出很大潛力。 欲下載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18報告請參照網址:http://www.unwater.org/publications/world-water-development-r

化學物質仍然是歐盟第二大產品風險

玩具和服裝等產品中的危險化學物質連續第二年,成為歐盟市場在健康及安全上的第二大風險。 根據2017年歐盟非食品類消費品快速預警系統 (RAPEX) 統計報告,有害化學物質相關的危險產品通報佔了所有產品通報的22%。而在2016年的RAPEX報告,有害化學物質則佔了23%,連續兩年都是第二大產品風險。 報告指出,2017年,被通報有害化學物質超標的案件共有544件,這類通報最多的國家前三名分別是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以及丹麥。 下列5項類別則是最多被通報含有超標有害物質的產品: – 玩具 (29%); – 機動車 (20%); – 衣服、織品以及時尚產品 (12%); – 電子電器產品 (6%);以及 – 兒童照護用品與兒童器材。 中國大陸仍然是被通報有風險產品最多的生產國,佔了所有危險產品通報的52.4%。 報告詳細內容請參考附件:2017_Report_EU_Rapid_Alert_System_for_dangerous_non-food_products 資料來源: Chemical Watch (2018-03-13)

Walmart的有害物質揭露政策將與美國加州法律一致

美國最大的連鎖零售商Walmart日前更新其產品材料揭露政策,這次更新之後,其材料揭露政策將與美國加州的有害物質清淡一致,並要求所有供應商都必須符合這項規範。 在2013年,Walmart開始通知其上游供應商必須於2015年開始,在網路上揭露產品中的有害物質資訊,在2018年起,則必須在產品標籤上作資訊揭露。截至目前為止,Walmart的有害物質清單包含了國際上22個有害物質法規。 從今年開始,Walmart的有害物質清單更將美國加州的清潔產品知情權法案 (Cleaning Product Right to Know Act) 中規範的有害物質納入其資訊揭露政策中,所有清潔產品供應商只要產品符合加州的清潔產品知情權法案,就能符合Walmart的有害物質資訊揭露要求。 Walmart的資訊揭露要求涵蓋所有「化學物質組成」,並在下列部門販售的消費者產品: – 健康與美容相關產品; – 家用紙產品; – 寵物用品; – 家用化學產品; – 化妝品與保養品; – 嬰幼兒消費品。 資料來源: Chemical Watch (

歐盟制定產品與廢棄物中有害物質減量行動方案

歐洲近日陸續發表了一系列行動方案,以解決產品與廢棄物中的有害物質帶來的相關問題。這些方案計畫被納入歐盟的循環經濟推動計畫,其中更包括了重新檢視既有的化學物質、產品以及廢棄物相關的指令與法規是否符合未來歐盟推動塑膠政策與循環經濟的大方向原則。 歐盟委員會在過去的一年中,檢視了與廢棄物管理、化學物質及產品有關的指令和法規後,歸納出未來推動循環經濟時必須解決的4個關鍵問題。 一、有害物質資訊透明化 歐盟委員會預計在2019年之前,完成創新資訊系統可行性研究分析,評估一套全新的應用溯源技術來追蹤成品供應鏈中有害物質的歷程資訊,溯源資訊範圍含括成品最初原物料的使用到最後回收處理商。同時,歐盟委員會針對進口產品也會建置檢測檢查程序,確保成品生產過程中沒有有害物質的添加。 二、遺留物質 遺留物質 (legacy substance) 乃有害物質在化學物質禁令推動前就已經存在於產品之中,但是基於現行的回收法規要求,造成回收產品中存有超過現行化學物質要求限制的有害物質。這些遺留的有害物質可能會危及目前的回收再利用系統,造成再利用物質中有害物質超標的風險。因此,歐盟委員計畫於2019年,完成建置一個具體的

研究發現家具阻燃劑會增加煙霧毒性

一項英國針對家具添加化學阻燃劑的研究發現,化學阻燃劑會增加煙霧的毒性,在火災中,對人體的危害甚或大過於其阻延火勢蔓延的作用。在這項研究中,專家使用添加不同阻燃劑的家具布料,並比較這些布料在火災情況下,火勢蔓延情況與煙霧毒性對人體的影響。 研究中的四個沙發床,其中三個符合英國家具易燃規範 (Furniture Flammability Regulations,FFR) 要求,另外一個則是符合歐盟市場的無阻燃劑添加要求。三個符合FFR的沙發床中,二個使用了符合FFR規範但不同種類的化學阻燃劑,另外一個沙發床則是由全天然物質製成,並輔以特殊織布技術來通過FFR易燃要求。 在實際燃燒測試中發現,兩個添加化學阻燃劑的英國沙發床和無添阻燃劑的歐盟沙發床相較之下,火勢點燃時間較長,但是,在沙發床受熱未燃的這段時間中,添加化學阻燃劑的沙發床在受熱時,產生大量一氧化碳和氰化氫的有毒氣體。 在評估燃燒後氣體對人體造成失能與致死率的測試中發現,兩個化學阻燃劑產出的廢氣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最大,排名第二的是無添加化學阻燃劑的歐盟沙發床。然而由全天然物質製成並輔以特殊織布技術通過英國FFR易燃要求的沙發床點燃速度也

error: 內容保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