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環保時事

最新文章

歐盟REACH公告新增7項高度關切物質並更新雙酚A之納入理由

歐洲化學總署 (ECHA) 2018年1月15日公告新增7項高度關切物質 (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SVHC),目前授權候選清單 (Candidate List) 中總計有181項高度關切物質。 同時ECHA也更新雙酚A納入SVHC的原因,新增內分泌干擾物質 (環境) 的分類依據。新增7項物質之中英文名稱、CAS No.、納入SVHC之原因及用途範例彙整如附件,整體SVHC清單請參考ECHA官網。 歐盟REACH將認定對人體或環境可能造成嚴重衝擊之化學物質列入高度關切物質授權候選清單,且可進一步將之指定為授權物質。物質一旦成為授權物質,企業必須取得使用之授權許\可,才能於特定期限之後繼續使用。國內業者應展開對應之措施,評估產品成分,啟動安全替代評估與供應鏈溝通機制。 針對高度關切物質,業者應特別注意REACH的成品通報與供應鏈溝通規定: 【通報規定適用條件】同時滿足下列四項描述者; 1. 物質是可能列入授權的高度關切物質(第57條);且 2. 個別製造商或進口商成品中的成品中高度關切物質年總量超過1噸;且 3. 高度關切物質在成品中的濃度超過0

歐盟準備推出全面性的微塑膠限制

歐盟委員會近日要求化學總署 (ECHA) 準備一份REACH附錄XV的限制文件,預期將限制所有消費品以及專業使用產品中有意添加的塑膠微粒。這項要求乃歐盟塑膠政策中的一大重點,希望透過立法,以減少塑膠微粒 (直徑小於5mm的塑膠) 的使用。 塑膠政策乃歐盟推動循環經濟行動方案的5大優先面項之一,重點在於促進歐盟單一市場上的塑膠包裝材於2030年前達成全部可回收的目標,並減少一次性塑膠的使用量。 ECHA將於2018年第一季收集利害相關者意見,以展開社會經濟評估研究,同時預期在一年內提交微塑膠限制文件。 微塑膠汙染已成為一大問題,雖然有些是有意添加與產品中,但是大部分屬於無意釋放。具估計,歐盟每年大約有300萬噸的微塑膠被釋放到環境中。在塑膠政策中,歐盟委員會已經條列打擊微塑膠的方案作法,其中包括加強監管並追蹤海洋塑膠汙染。 歐盟委員會更計畫針對特定產業,運用標識的規範以及最少微塑膠釋放要求,希望能夠全面的減少微塑膠進入環境。這些產業包括輪胎業、紡織業以及塗裝業。 最近的研究顯示,在空氣中、食物甚或飲水裡,都有微塑膠的蹤跡。這些微塑膠對人體可能造成的負面衝擊都還處於未知的階段,因此歐盟委員

資訊揭露有進步企業永續報告體檢:74%正向成長

世界永續發展委員會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BCSD) 的最新「Reporting matters」報告顯示,全球頂尖企業的永續發展報告呈現可觀的進步。 世界永續發展委員會這份涵蓋\來自20個產業、35國、157間企業會員的永續報告指出,企業報告在報表和資訊揭露方面有顯著的進步,並且逐漸轉型數位化報告。 今年Reporting matters審查的企業報告中,有74%總體評分比2013年基準年度高,79%的報告以某種方式承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2015年9月25日,世界各國政府建立17個永續發展目標來消除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均富。這17個目標的達成期限是2030年。 新報告顯示,有44%的企業報告不只發表傳統的PDF報告,也產生線上報告,表現比2014年世界永續發展委員會首次開始追蹤企業報告時的23%更好;34%的企業報告結合財務和非財務資訊,高於2013年的23%,其中22%引用了國際整合性報告書框架 (International Integrated Reporting Framework)。 27

丹麥要求歐盟協助縮減微塑膠知識差距

丹麥政府強烈要求歐盟委員會在制定未來的歐盟塑膠政策的同時,協助縮減各方對微塑膠知識的差距。丹麥政府表示,如果要能夠成功\的達成微塑膠減量目標,歐盟委員會必須加強對微塑膠的知識擴散,在有力的知識基礎範疇下,才能有效的推動塑膠策略方案。 微塑膠對環境的負面衝擊以及塑膠在自然和人工水資源系統中崩解成塑膠微粒的歷程,都需要被揭露且擴散給一般大眾知之。目前一般民眾對塑膠微粒的來源,不外乎是人為添加於個人清潔用品中的塑膠微珠,但是現實情況中,塑膠微粒乃源於塑膠產品,在使用中與廢棄後,都會漸漸崩解進入環境和水體,並逐漸裂化成為塑膠。因此,微塑膠的知識除了必須包括其來源,更需要清楚闡釋其影響層面,才能喚起民眾對於微塑膠有可能對環境生態造成破壞的關注。 除了對大眾的微塑膠知識擴散,丹麥政府也指出,為了建置新塑膠價值鏈,產業界對於微塑膠也需要有更深入的了解,歐盟委員會更需要制定相關法規架構,來要求企業符合歐盟正在規劃的塑膠政策。 丹麥政府建議下列方案應被納入歐盟塑膠政策: ˙ 個人清潔用品中禁用塑膠微珠; ˙ 逐步限制塑膠中添加有害的添加劑和成分; ˙ 讓一般大眾共同協助減少塑膠汙染; ˙ 減少一般的固體

歐盟修訂RoHS 2指令範圍

2017年11月21日,歐盟在《官方公報》頒布新的《第2017/2102號指令》,用以修訂《第2011/65/EU號指令》(RoHS 2指令)規管的範圍。RoHS 2指令對商家在電器及電子設備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施加限制。 新指令主要針對電器及電子設備第二市場的營運,包括修理、零件更換、翻新、再用及改造更新。歐盟立法者認為有需要協助這類第二市場的營運,以促進「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是一個近年冒起的概念,目的是盡可能延長產品的附加值,即使產品已到了生命終期,仍可再次利用這些產品或其零件,從而減少浪費。 RoHS 2指令容許\不受《第2002/95/EC號指令》(RoHS 1指令)監管,但又不符合《第2011/65/EU號指令》(RoHS 2指令)規定的電器及電子設備繼續投放市場,直至2019年7月22日。在該日後,違反RoHS 2指令的電器及電子設備,無論是首次還是第二次投放市場都將被禁止。不過,歐盟立法者現在認為,禁止第二市場的營運,不符合歐盟相關措施背後的一般原則,包括循環經濟,因而須再作考慮。 因此,新指令列明,若在可審計的閉環式企業對企業回收系統內進行循環再用,而消費者也得知零件

打造中小企業綠色之星 開創永續新世代

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世界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 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對永續發展定義:「一個滿足目前的需要,而不危害未來世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的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首次將永續發展的觀念引進世界,聯合國2016年亦將「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作為未來15年永續發展指南。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因應永續發展趨勢,推動「中小企業綠色小巨人輔導計畫」,輔導台灣中小企業朝「綠色創新」改變經營思維,讓經濟發展建立在永續環境的基礎之上,由企業發揮影響力,成為改變的正向力量。106年度共扶植21家企業,這些中小企業創造許\多綠色奇蹟,將永續發展落實於食、衣、住、行、育樂之中,成為企業嶄新的發展路線,也開創了經營新道路。 綠色永續從未雨綢繆開始 綠色永續從企業「未雨綢繆」開始,逐步創新思維與行動。永續發展已不再淪為口號,這些中小企業用實際行動守護環境:島嶼見學將生態跟旅遊結合,推出漫遊綠島的低碳旅遊,帶

循環纖維報告呼籲建立新紡織經濟

根據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EMF) 的調查報告顯示,每一秒鐘,人類丟棄的衣物可以填滿一輛垃圾車。因此,EMF提倡的循環纖維倡議 (Circular Fibers Initiative) 專案出版了一份永續報告,用以推廣新紡織品經濟 (new textiles economy),產業龍頭包括H&M以及Nike也強力支持這個以循環經濟原則為基礎的新系統。 這份永續報告指出,全球的現況下,紡織品產業製造的產品中,被回收處理並且再被製成紡織品的比例少於1%,這代表了每年估計約有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材料被浪費。即使在紡織品回收再利用率很高的德國,多數回收後的紡織品也是出口到其他沒有回收基礎建設的國家,造成最後資源的廢棄。 紡織產業主要耗用非再生資源,每年累積使用超過9,800萬噸的原物料。這些非可再生資源包括由石油而來的人造纖維、種植棉花的肥料以及用於製造、染色與修飾纖維和布料的化學物質。碳排放對紡織業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境議題。2015年全球紡織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當量高達12億公噸,遠超過當年國際航空以及海運產業加總的碳排放

SC Johnson於網站揭露產品中添加的皮膚過敏原

跨國知名消費者用品品牌龍頭之一的SC Johnson (美國莊臣) 於2017年中宣示,將於2018年開始全面公開全產品中會造成皮膚過敏的添加物清單。如今,在2018年前夕,SC Johnson已經完成線上資訊揭露系統,將全產品中含有可能會引起皮膚過敏的368項添加物一一羅列。 這些產品包括SC Johnson旗下品牌Glade (滿庭香)、Pledge (碧麗珠)、威猛先生以及雷達等,其中某些特定過敏原更將直接列入產品資訊,供消費大眾查詢。 SC Johnson執行長Fisk Johnson表示,雖然業界也使用大同小異的產品成分,但是為了讓消費者作出知情的購買決定,SC Johnson選擇提升全產品資訊透明度,揭露可能會引起皮膚過敏的添加劑清單,捍衛消費者的知情權。 這項倡議乃SC Johnson最新的產品資訊透明度提升方案,在此之前,SC Johnson已經展開產品成分以及香氛添加劑的資訊揭露專案。 美國消費市場近年來開始注重產品資訊透明度,許\多NGO團體更串聯消費者共同要求企業揭露產品中添加的成分,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在消費產品品牌紛紛開始揭露產品成分的同時,身為品牌產品的上

挪威抽檢發現超過40%運動用品含有害物質

挪威環境部 (Environment Directorate,ED) 抽檢市面上44項運動休閒產品,檢驗結果發現,超過40% 的品項含有環境汙染物,而且超過1/5的產品中有害物質含量超過許\可值。環保部表示,這些產品必須從市場下架。 這次抽檢產品包括運動手套、拖鞋、瑜珈墊、手機殼與皮夾,檢測結果發現DEHP以及短鏈氯化石蠟 (SCCP)。而 SCCP在2002已經被挪威當局禁用。 環境部長Mathieu Veulemans表示,在使用普及率非常高的運動休閒用品中發現這些對環境有害的化學物質,是非常嚴重的警鐘。 DEHP和 SCCP 皆是挪威國家優先限制化學品清單中的有害物質,這個被普遍稱為「罪犯名單」的有害物質限用表中列了超過30項具持久性、生物累積性與毒性 (persistent, bio-accumulative and toxic,PBT) 或是非常持久性非常生物累積性 (vPvB) 和具有內分泌干擾特性。這個清單中的有害化學物質將逐漸在2020年前被限制使用。 資料來源:Chemical Watch (2017-12-15) (PIDC 編譯)

歐盟以限制危害化學品及鼓勵安全替代促進循環經濟

2015年12月2日,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歐盟循環經濟行動計劃」(Closing the loop – An EU action plan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 ,將線性經濟過渡至循環經濟之轉型列為優先項目,循環經濟透過產品與材料資源循環(recycle)及再利用(re-use),並賦於產品或材料新的用途。歐盟亦陸續公布循環經濟行動計畫之執行報告,設立循環經濟資金補助評估來鼓勵投資與創新。在廢棄物再利用上公布相關指引,並針對電子電機設備中的危害性化學品管理提出RoHS 修法草案與衝擊分析報告。可見歐盟將排除危害性化學品於循環經濟外列為當務之急。 為了支持歐盟循環經濟政策,REACH的主管機關-ECHA執行長表示需要在有價材料、回收材料以及其中需要淘汰的危害物質中找到管理之平衡點,並決定是否透過新的法規來特別管理回收物質,目前現有法規工具的作法便是優先限制危害性化學品進入原物料循環中,歐洲環境局 (The European Environmental Bureau, EEB) 建議現行法規應有效並一致地優先鼓

美國TSCA新法透過三階段強化既有化學物質管理架構

於2016年6月22日生效的美國毒性物質管理法 (TSCA) 新法修正案內容中,闡明透過三階段程序:優先化 (prioritization)、風險評估 (risk evaluation) 及風險管理 (risk management),以確保既有化學物質安全性,亦保障評估或管理是在實務可行的範圍下進行。 為了支持歐盟循環經濟政策,REACH的主管機關-ECHA執行長表示需要在有價材料、回收材料以及其中需要淘汰的危害物質中找到管理之平衡點,並決定是否透過新的法規來特別管理回收物質,目前現有法規工具的作法便是優先限制危害性化學品進入原物料循環中,歐洲環境局(The European Environmental Bureau, EEB)建議現行法規應有效並一致地優先鼓勵安全替代(substitution),其中包括: ˙ 優先化:根據美國環保署 (EPA) 於今 (2017) 年6月22日簽署、7月20日公布的最終規則 (final rule) 已於9月18日生效,建立以風險為基準的篩選程序,來指定化學物質進行風險評估的優先順序,考量的要素包括化學物質的潛在危害及暴露 (包括持久性、生物累積

2017永續地球21家企業讚出來

聯合國於2016年開始,將全球以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SDGs)作為未來15年永續發展的藍圖與指南,共列17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台灣於今年9月26日正式成立「立法院聯合國永續發展諮詢委員會」,對外,將依此推動外交;對內,將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為基準檢視施政,顯見台灣已重視全球永續發展趨勢。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亦積極投入140萬家中小企業能與國際接軌,讓臺灣企業能夠鏈結國際市場,強化企業永續發展與綠色環保競爭力,以「中小企業綠色小巨人輔導計畫」為主軸,輔導廠商成為「綠色小巨人」。日前結合台北火車站「行動支付購物節」展出年度成果,以「永續地球 企業讚出來」為主題,包括綠然能源、昶信塑膠、藍鯨國際等多家業者,展出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的綠色環保商品,讓「永續、循環經濟」的理念貼近民眾生活,提倡民眾重視綠色經濟,消費綠色產品、創造綠色金流、成就綠色製造。 全球循環經濟思想先驅「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的專家日前受邀來台,也強調「新塑膠經濟」,即透過一個完整的循環,使塑膠永遠不會成為廢棄物。塑膠產品價值鏈產業的相互合作,從設計端開始,就要考量

「連結GRI永續報告標準與聯合國SDGs」綠色永續電子化教材

聯合國於2016年展開了一連串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推廣活動,而全球報導倡議機構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 則在2017年推出最新版本的永續報告書架構 – GRI標準。連結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與GRI標準,已逐漸成為國際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或企業永續報告書的發展趨勢。為提供中小企業自主學習與經驗觀摩,特別推出「連結GRI永續報告標準與聯合國SDGs」綠色永續電子化教材,協助中小企業在人力精簡的情況下,也能依照國際準則,製作自己企業的永續報告書。 「連結GRI永續報告標準與聯合國SDGs」綠色永續電子化教材網址: ..https://embed.kumu.io/b0dc95460ef3cd2800efb94261a3461f#gri-sdgs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提升企業綠色競爭力委託塑膠中心品質環境安全部執行「中小企業綠色小巨人輔導計畫」,致力協助廠商符合國際環保相關要求,推動綠色產品設計及行銷,若企業對綠色相關議題有進一步的興趣,可連結至中小企業綠色環保資訊網瀏覽 http://green.pidc.org.tw/index.php,或與 0

資誠發布《2017 SDGs 全球大調查》全球70%企業回應SDGs 但認知仍不足

為了協助企業因應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 (SDGs),更有效率找出自身可發展的重大議題,由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台灣企業永續研訓中心共同主辦「發現SDGs企業永續行動力」論壇於2017年11月22日舉行。會中發布《PwC SDGs 全球大調查》(PwC Global SDG Reporting Challenge 2017),並邀請台灣企業永續研訓中心理事長簡又新與PwC荷蘭永續議題的合夥人Mr. Hans Schoolderman,剖析企業發展SDG時的策略與方案。也邀請信義房屋、國泰金控、遠傳電信、聯合利華等企業代表分享,期許\幫助企業在制訂與發展SDGs行動力,贏在起跑點上。 根據統計,2017年全球有43個國家提出永續發展目標自願性國家檢視報告 (VNR),2018年將會有更多國家提出VNR,未來勢必將有政策性影響商業活動發展。PwC今年針對企業如何應對永續發展目標特別進行「PwC SDGs 全球大調查 (PwC Global SDG Reporting Challenge 2017)」。根據最新研究結果,62%的企業正在向利害關係人報告SDGs,比預期高;其中有37%的企業

中國有能力於2023年超越目前提出的減排目標

一份近日發表在環境科學期刊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的。研究顯示,中國有機會把一次能源消耗總量控制在更加合理的水準,並在2023年附近實現碳排放減排目標。 二氧化碳排放佔全球四分之一的中國能否盡快達到減碳目標至關重要。自然資源保護協會高級顧問楊富強認為,中國減碳目標達成時間越接近2020年,全球在2020年宣示的碳排放的目標達成可能性越高。 2020年被普遍認為是全球氣候行動的關鍵時間點,如果無法在2020年使碳排放量減少到設定目標,人類將面臨海平面加速上升,極端天氣事件惡化等災難性後果。 由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與美國匹茲堡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劉琪林合作完成的這份研究將重點聚焦於中國的能源消耗。全球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佔77%,而90%以上的二氧化碳來自能源消耗,因此能源消耗的碳減排是減緩氣候變化工作的首要任務。 中國2015年提交給聯合國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是:爭取在2030年之前使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達到減排目標,單位國內生產總值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 – 65%。 袁家海告

歐盟REACH調查報告發現玩具多塑化劑超標

歐盟REACH執法單位即將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發現,在市面上檢查的玩具,5個中有一個被檢出鄰苯二甲酸鹽不符合歐盟法規,含量超標。隸屬於歐盟ECHA之下的執法單位 REACH-En-Force-4 (Ref-4) 針對REACH附錄17中的14項有害物質限制規範,普查29國市場上的商品,發現以下5類重大不符合REACH的違規事項: ˙ 464個玩具產品中,19.7% 被檢出DEHP、DBP以及BBP等鄰苯二甲酸鹽含量超過限值; ˙ 86項銅焊填料中,14.4% 驗出鎘; ˙ 213項成品中,13.6% 驗出石綿; ˙ 467項皮革產品中,13.3% 驗出六價鉻; ˙ 124項珠寶飾品中,12.1% 驗出鎘。 Ref-4的主管表示,這項調查共抽驗了5,625項商品,其中17項乃物質、1,009項為混合物,其他4,599項屬成品。而且,為了因應目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異動,在上述5,625項商品中,約有20% 乃購買於網路商場,以反映現在的消費行為。 在此呼籲台灣中小企業廠商產品以及零部件如有銷往歐盟,務必確實掌握原物料以及加工製程中是否含有REACH指令中的有害物質,如果產品或製程必須添加,則需

歐盟延長RoHS 2指令一豁免條文有效期

2017年10月31日,歐盟在《官方公報》頒布一項新法例,修訂《第2011/65/EU號指令》,即俗稱的《RoHS 2指令》。《RoHS 2指令》限制商家在電器及電子設備使用某些有害物質,包括鎘。 新頒布的《歐委會第2017/1975號授權指令》對《RoHS 2指令》附件III進行修訂。該附件就禁用有害物質列出各種豁免情況,本次修訂涉及現時顯示設備的顏色轉變發光二極體 (LED) 使用鎘可享的豁免條款。 該指令指出,《RoHS 2指令》附件III第39項訂明,在發光及顯示設備的顏色轉變LED使用鎘可獲豁免,有效期至2014年7月1日。歐洲委員會收到申請,要求在2013年1月1日前延長豁免期。 根據《RoHS 2指令》第5條,歐委會可在若干情況下新增或延長豁免,包括當受限制物質替代品的可靠性存疑,或是有關替代品在環境、人體健康及安全方面的裨益料難以彌補其在這三方面造成的整體不良影響。 該指令指出,使用量子點的顏色轉變LED在節能及色彩表現方面已證明較過往技術優勝。和其他現有替代技術相比,在顯示設備中使用含鎘量子點的能源消耗較低,因此整體而言是利多於弊。同時,若在使用量子點的顯示設備中改為

Costco加強執行化學物質管理政策

美國知名連鎖批發零售商Costco宣布,將與柏克萊綠色化學中心 (Berkeley Center for Green Chemistry,BCGC) 合作,推動化學物質管理政策。今年 (2017) 初,Costco一樣發表聲明,將啟動有害物質篩檢專案,檢驗並評估產品中的化學物質,但是聲明中並未提及這些檢驗評估所針對的有害化學物質有哪些。 根據Costco網站最新消息,新推出的化學物質管理政策,將不會侷限於目前的法規符合,而是會從源料、製程、消費者使用以及廢棄等階段做安全性評估,期望自家販售產品不會對人體以及環境帶來負面衝擊。目前在這項化學物質管理政策特別聚焦於阻燃劑、磷苯二甲酸鹽以及全氟化學物。Costco計畫鼓勵其供應商深入了解其產品在製造過程中使用了哪些化學物質,以便能夠: ˙ 鑑別高度關注物質 (透過全面性的檢測規劃); ˙ 移除被鑑別的高度關注物質,並以安全化學物質取代; ˙ 鑑別供應商是否有使用高度關注物質的製程,並以其他創新製程取代有害物質的添加; ˙ 檢視第三方公正單位發出的綠色證明。 Costco表示,將會跟BCGC長期合作發展一套完整的有害物質評估與限制策略,並同步調

香港環保展觀察:建築節能趨勢走向物聯網管理、數據分析

綠建築認證在1990年代開始各國紛紛展開,發展至今,已從使用環保建材、友善環境進化到節能為主,現在更走向追求融入當地,讓環保的不只是該建築本身而已。在2017年香港環保博覽可以發現,建築相關的參展業者中,有不少提出物聯網、數據分析來協助安全與能源管理的服務,在綠色建材中,更有多家推出各自研發的隔熱塗料,以減少對空調的需求。 「香港的九成電力是在室內使用」施耐德電器業物發展部總監簡瀚澎提醒,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執行董事陳永康也指出,目前香港的能源浪費中,有2/3就發生在建築裡。「能源效率是每個國家都擁有的能源資源」,陳永康強調,只要改善能源效率,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有足夠的能源。 陳永康指出,目前香港面臨著雖然在硬體上能源效率有逐漸提高,但電器用品數量不斷增加,總體加起來,仍還是不斷增加能源的消耗量。因此目前在香港,正走向要運用資料、數據,讓建商、科技、物業管理的業者一起合作節能。 簡瀚澎以健康管理用的智慧手環來解釋應用在建築上的物聯網系統,一樣是要靠著設置感應器,無線傳送數據,據此對空調、照明、電器進行及時調整,目標是要協助用戶的建築可以提高3倍的能源效率。 例如監測到有人才開啟燈光與空調、

DOMI的環保夢

行政院於103年8月6日核定「綠色能源產業躍升計畫」,集中資源聚焦推動太陽光電、LED照明光電、風力發電、能源資通訊等4項主軸產業,結合臺灣資通訊、半導體、機電及材料等相關產業厚實基礎及優勢,以製造業服務化的思維,朝下游拓展系統服務業發展,並擴大海外系統輸出能量,快速嵌入全球分工布局,創造綠能產業成長新動力。而綠然能源看準綠能產業的市場,創造DOMI品牌,致力於運用現有科技產品降低能源使用,同時透過一連串的環境教育活動及種樹派對,綠然能源將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愛及關懷,播種到孩子們的心裡,真正地讓環境保育傳承下去。 綠然能源共同創始人連庭凱表示會成立這樣的公司,主要是為了下一代著想。過去他長年在北京工作,生活久了,對空氣污染沒有太大的感覺,直到聽聞同事的女兒一直咳嗽,經醫生診斷後發現,因為吸入不乾淨的空氣導致肺部受損,有2年的時間都不能做激烈運動,這時有孩子的他才驚覺,原來在這樣的環境,真的會影響健康。 所以他與好朋友一起回台後,大家一直想著要為下一代做些什麼,此時剛好《看見台灣》這部紀錄片上映,影片內容給他們帶來相當大的震撼,曾幾何時,「家」竟然滿是傷疤、覆蓋\著一層層的汙染,這更讓這群

error: 內容保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