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環保時事

最新文章

極端天氣讓「醜蔬果」暴增 如何讓消費者降低審美標準?

大小、顏色、形狀一一檢視,每個上菜市場買菜的人,都有一套挑好吃蔬果的祕笈。若是三五個一袋的蔬果,更要精挑細選。最終,長得奇怪又畸形的蔬果被留在貨架上,成為滯銷品,丟進垃圾桶。 極端氣候加劇,蔬果生長期的氣候難料,讓農夫辛苦種出的蔬果變得又醜又小。加工或降價求售可能是解方,但有沒有其他方式,讓大眾真的愛上「醜蔬果」? 蔬菜變醜又變貴 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醜蔬果」的食物浪費問題恐怕更加嚴重。《衛報》報導荷蘭農民布洛克 (Bastiaan Blok)的例子。去年他收成117公噸的洋蔥,但每顆都只有紅蔥(shallot)的大小。 「上個春天非常潮濕,夏天又非常乾熱,洋蔥根本長不大。」31歲的布洛克解釋。半數的洋蔥不到四公分寬,連加工都沒人要,最後的下場可能是賣去做生質燃料,或賣到波蘭做成洋蔥油。 布洛克的遭遇不是特例。2022年歐洲受到嚴重熱浪襲擊,《世界經濟論壇》(WEF)指出,破紀錄的熱浪與乾旱造成蔬果變得又小又醜。超市再不「降低審美標準」,只賣那些符合大眾習慣樣子的蔬果,蔬果價格將會變更貴。 全球缺糧的同時,醜蔬果因賣相不佳放到變質,甚至直接被遺棄在田裡。2018年英國愛丁堡大學一

電力需求上漲 新加坡2030年前再添兩座天然氣混氫電廠

看準國內電力需求持續上升,新加坡預計將在2030年前新增兩座混氫天然氣發電廠,以確保供電穩定安全。新加坡能源市場管理局(EMA)已邀請私部門參與電廠建設與運營,預計一座電廠裝置容量須達600MW(千瓩),可為86.4萬家庭供電。 新加坡要求今年新建、升級天然氣發電,混燒氫氣比例達30% 傳統天然氣發電廠,透過混燒氫氣能夠降低發電碳排。從今(2024)年開始,新加坡能源市場管理局(EMA)要求所有新建和升級的天然氣發電廠的碳效率提高10%,加上30%的氫氣比例混燒運行。未來這些發電廠必須能夠完全轉換為以氫燃料運行。 到2030年,新加坡將至少擁有9座混氫天然氣發電廠,預計發電量超過3.7GW(百萬瓩),包含由新加坡發電廠PacificLight、Meranti建設的四座發電廠,預計2025年投產;其他包括新加坡跨國集團吉寶企業(Keppel)Sakra Cogen發電廠、新加坡發電YTL PowerSeraya以及勝科工業。其中,勝科工業(Sembcorp)預計在2026至2027年上線。 混燒氫氣技術短期成本高,長期來看抵銷碳稅成本 目前新加坡電力結構9成來自天然氣發電,過去幾年來,新

以永續為訴求與消費者展開對話

以永續為訴求有賺頭嗎? 針對消費者實際購買行為的研究顯示,永續產品的成長速率是傳統產品的2倍,平均高出28%,而且涵蓋各人口群體。 過去,品牌習慣以產品功能與市場區隔等面向制定行銷策略,選擇以社會責任的角度與消費者溝通「環境議題」,藉以輔助品牌形象,提升消費者的好感度。或許是因為不確定市場對於綠色產品的直接購買意願,導致鮮少有品牌會將綠色、永續作為主要的溝通訴求。 企業在談論風險管理時常會提到黑天鵝效應。紐約大學教授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於2007年出版《黑天鵝效應》一書,意旨「發生機率極低、難以預料且衝擊力大的事件」而當它真的發生之後,人們往往會對它產生「後見之明」,並且企圖對它的出現做出某種合理的解釋。根據東方線上調查,許多新創品牌正發揮強大的影響力撼動原有的產業脈絡,力量之大甚至超越許多經營已久的主流龍頭品牌。許多黑天鵝品牌主,嘗試以綠作為訴求傳遞品牌價值,吸引同樣認同綠色理念的消費者來支持自家產品。 17項永續發展目標絕不是企業的集點卡 隨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出現,許多企業開始在17個永續目標裡探索可以做的項目。然而,在資源有限

飛機起降排放超細微粒 空污威脅歐洲5200萬人健康

科學界已經指出細懸浮微粒(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但對超細懸浮微粒(ultra-fine particles, UFP)的研究還是很少。這種比PM2.5更細的粒子更容易侵入人體,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15年前就提出警告,但至今仍未有UFP濃度的安全標準。 非政府組織歐洲運輸環境聯合會(Transport & Environment;T&E)6月發布研究指出,超過10%的歐洲人,約5200萬人住在繁忙的機場周圍,他們可能會接觸到飛機起降所排放的UFP,這些人的高血壓、糖尿病和失智症可能與 UFP 有關。 PM2.5指的是粒徑在2.5微米以下之粒狀污染物。UFP比PM2.5更細小,直徑小於0.1微米,比人類頭髮細1000倍,更容易進入人體。2019年的研究指出,UFP與腦癌相關。 除了車輛,飛機在飛航、起飛、降落過程也會排放UFP。據T&E,機場方圓5公里內的人所呼吸的空氣中,飛機排放所產生的UFP每立方公分約有3000至10000顆,而UFP可能與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妊娠的風險相關。 T&E指出,這是第一個針對歐洲地區航空排放UFP

「氮化鎵」半導體產業的先驅

你聽過「氮化鎵」(GaN)嗎?這個化合物半導體,相比於你我熟知的矽,更耐高壓、高溫、高電流,適合高頻且輕量化的電子產品市場。在 5G/6G 行動通訊、無人機、自駕車、雷達等領域,氮化鎵都相當具有潛力,因此成了近十幾年來各界爭相研究的熱門選項,台灣當然也不例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院長張翼,致力研究氮化鎵元件與製程。為讓台灣在系統方面的整合與技術有所突破,他透過期刊論文找「最強戰友」,展開與德國團隊一個多年的合作緣分⋯⋯ 從期刊論文裡「加好友」,跨國合作超展開之初 張翼院長鑽研半導體材料逾30年,是台灣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的先驅,氮化鎵研究亦為近來的研究重心。早年,他將砷化鎵頻率做到全球最高的 780GHz,而後氮化鎵崛起,成了在矽之後最重要的半導體,遂持續發展該領域的研究。 談及與德國的合作,張翼院長回憶道:「我在期刊論文中發現德國萊布尼茨高頻技術研究團隊(Ferdinand-Braun-Institut, FBH)不僅在高頻 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設計方面有深厚基礎,於封裝(packaging)上也有豐富經驗。鑑於當時台灣在這個領域的人才與資

創農業碳稅首例 丹麥每頭牛繳台幣3000元「牛屁稅」

牛、羊等動物打嗝、放屁和排泄都會釋放溫室氣體,2022年,紐西蘭領先全球推出「牛屁稅」,全球關注。卻在農民的不滿下,2024年6月宣告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豬肉與乳製品出口國丹麥。 丹麥6月底達成協議,2030年起將針對畜牧碳排課稅。計算下來,每年每頭乳牛約要繳新台幣3100元左右。這份協議更加全面,除了牛屁稅,還有野化濕地、土壤,造林、成立基金等計畫。在跨黨派的支持下,可望順利通過議會審查。讓丹麥成為全球第一個課徵農業碳稅的國家。 一頭牛交3000元 物價略受影響 丹麥立下氣候目標,要在2030年減少70%溫室氣體。農業是丹麥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減碳是一大挑戰。政府、農民團體、保育團體歷經五個月的協商,終於達成歷史性的協議。 《路透社》報導協商結果,2030年起,每公噸農業碳排要繳300克朗(約新台幣1400元);2035年增至750克朗(新台幣3500元)。 不過,政府提供60%的稅收減免,所以,2030年與2035年會收取的實質碳費分別是120克朗、300克朗,還會有額外補貼,協助農民綠色轉型。 《CNN》引用丹麥綠色智庫Concito的分析,以一頭乳牛每年平均排放5.6公噸二氧化

氯丁橡膠製程高污染 運動品牌潛水衣找尋天然替代材質

炎炎夏日,潛水、衝浪客按捺不住想與海共舞的心,一心要衝往海洋。海洋,是許多人愛上自然的起點。不過,英國環境記者特恩斯(Anna Turns)有個煩惱,他的潛水衣破舊不堪,但他不想購入氯丁橡膠(neoprene)材質的潛水衣,必須另覓理想的潛水衣。 大海與癌巷 潛水衣常見的材質是氯丁橡膠,這種由氯丁二烯(chloroprene)聚合的合成橡膠,擁有低水阻、速乾、手感佳等優點。但很少人知道,這種材質會與「癌巷」(Cancer Alley)扯上關係。 「癌巷」位在路易斯安那州,這裡是化工廠的大本營,全美唯一的氯丁二烯橡膠原料製造廠也在此。Denka Performance Elastomer plant是日商電氣化學工業株式會社(Denka)旗下的子公司。2023年2月,美國環保署(EPA)起訴該工廠,原因是排放高濃度的致癌物「氯丁二烯」和多種物質,讓居民處於極高癌症風險中。 電氣化學工業公司並未回應《衛報》的採訪。《Chemistry World》2023年報導,公司強烈抨擊環保署的研究,稱那是「12年前發布、過時又錯誤的科學研究」。 美國導演尼爾森(Chris Nelson)和路易斯(L

雨天出門可吸收更多正能量? 研究:負離子與初雨香氣好處多

綜合《BBC》和《Daily Express》,研究發現,下雨可以讓我們感到快樂並改善心理健康。科學家因此說,人們遇到大雨時,不應該立刻躲進室內,反而應該衝到外面泡在雨中,並試著放鬆並享受下雨天。 許多人總會在下雨時避免外出,但其實有一些科學證據正在說明為什麼我們應該改變對雨天的看法。科學家現在認為,在雨中或雨後散步,實際上對人們的身心靈有莫大好處。 下雨天心情好,一切都是因為「負離子」 科學家將這一切都歸因於負離子。這是因為下雨時,分子被釋放到空氣中,有些會變成帶負電的離子,而當我們吸入它們時,可以有效緩解壓力,甚至提高我們的能量水準。 這些無味且看不見的負離子,是由大自然中靠近流動的水之處所產生。除了雨水,它們也可能自瀑布、海浪,甚至晨露和薄霧。 來自英國威爾斯的卡地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的化學博士布爾馬(Niek Buurma)說,形成負離子的一種方式是透過使水(如雨滴)撞擊地面。當水滴碰到堅硬的表面時,它們會破裂,在這個過程中,較小的水滴會帶有電荷。 這時,如果雨水、水滴攜帶的是負電荷,則將產生額外的電子。這些額外的電子可以被空氣中的分子(例如氧氣和二氧

7/1新制上路,市場進行減塑

7月1日上路新制之一的市場減塑,根據行政院發布,自7月1日起,全國各縣市至少一處試辦市場減塑。環境部明(2)日上午將在台北南門市場舉辦「買菜自己『袋』」記者會,說明最新規劃。 台灣去(2023)年總共使用100億個購物用塑膠袋,其中半數用於傳統市場及夜市消費。針對近期媒體報導「全台40處夜市、市場減塑7月起試辦」,環境部先是回應並未推動須付費取得塑膠袋,更進一步證實,夜市尚未納入政策範圍內。 減塑僅推市場? 彭啟明:希望一步步達成 環境部2030年全面禁用塑膠購物袋的目標只剩五年,但居用量大宗的傳統市場及夜市,仍遲遲未納管。環境部長彭啟明上任前接受聯合報專訪,表示要推動台北寧夏夜市在下半年成為首個塑膠袋禁限用示範區;6月初更在媒體上說,「目前全台已選40個市場試辦減塑,寧夏夜市願意率先做到全無塑膠袋」。 環境部2日的採訪通知指出,為推廣源頭減量,「宣布全國市場齊心減塑開始」,將和全國22縣市、31市場串聯減塑,作法包括請攤販主動詢問塑膠袋需求,請民眾共同響應逛菜市場減塑三招:買菜自備環保袋、蔬果儘量併一袋、不要每攤都要袋,以減少塑膠袋用量。 當中並未提及「夜市」,資源循環署永續消費回收

機器人安裝效率增三倍 比爾蓋茲投資太陽能新創Planted Solar

密密麻麻的太陽能板,全都交由機器人搭建,美國太陽能新創Planted Solar以機器取代人力,讓整體系統成本大幅降低50%,還能挑戰高低起伏的地形,且發電效率較傳統太陽能板增加至少一倍。不但受到業界高度關注,還獲得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旗下氣候基金會的投資,準備加速拓展太陽能光電市場。 採用機器人安裝效率增三倍,還能省下空間與材料 有別於一般太陽能板需保留間距方便人員安裝維修,Planted Solar的光電陣列相當緊密,就算不是平坦土地也能調整支架順應地形架設,根據官網顯示,該公司的太陽能模組可承受坡度最高達27%,有助於降低土地開發成本,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Planted Solar執行長布朗(Eric Brown)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傳統太陽能電廠生產1MW需要5英畝的土地,但該公司只需要2英畝,綜合整體建造材料、時間與土地省下來的花費,總系統成本幾乎減少一半,搭配自動化機器人施工組裝,效率還提升3倍。 2020年創立的Planted Solar已經獲得不少肯定,去(2023)年獲得美國能源部太陽能技術辦公室(SETO)160萬美元(約新台幣5175萬元

絕妙「巧」思! 可可果莢藏甜味秘密 科學家做出永續巧克力

香醇濃郁、口感絲滑,動人的巧克力讓你放下猶豫,忍不住犒賞自己一下。如果巧克力廣告能出現「健康」和「永續」,那吃巧克力的理由就更完美了。現在,瑞士科學家已成功利用可可果肉和內果皮,打造既高纖又環保的新型巧克力。 巧克力也能變永續?科學家利用可可果殼,要結合小農在地生產更營養的巧克力(示意圖)。圖片來源:amirali mirhashemian/unsplash 口感不輸黑巧克力 營養價值大躍進 傳統製作巧克力時,要先敲開可可果,取出可可豆。硬硬的果殼通常會被丟棄,而可可豆外層果肉則在發酵過程消失。 科學家找到的新作法是將果殼內層的內果皮磨成粉,把果肉濃縮成果漿,再將兩者混合製成成「可可果凍」。這種凝膠非常甜,可用來取代製作巧克力所添加的糖。 這份研究5月底發表在《自然食品》(Nature Food)期刊。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研究團隊表示,可可果莢的外殼富含抗氧化劑、果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蛋白質。比起一般的糖,可可果凍的營養價值更高。此外,新巧克力的纖維含量比歐洲黑巧克力高出20%,飽和脂肪減少約30%。 大家最關心的口感呢?《la vanguardia》報導,經過

電動版「國民貨車」上市 學者籲加強貨運減碳政策

貨運吹起電動車風潮,台灣戴姆勒亞洲商車股份有限公司本月初宣布在台上市全台第一款電動小型貨車「FUSO eCanter」,首批買主包含黑貓宅急便等物流業者。交通減碳專家指出,目前政府已有針對客運、公車、小客車及機車的電動化時程,貨車占運輸部門碳排約30%,應儘速展開盤點與相關的補貼措施。 ►FUSO eCanter電動貨車。圖片來源:台灣戴姆勒亞洲商車提供 首輛電動小貨車上市 比柴油車省48%能源成本 印象中有著轟隆引擎聲及刺鼻柴油味的貨車,隨著運具電動化時代來臨而有所改變。各國商用貨車近年進軍電動車市場,台灣商用車FUSO總代理「台灣戴姆勒亞洲商車股份有限公司(DTAT)」於6日宣布在台上市全國第一款電動小型貨車「FUSO eCanter」。 FUSO的「Canter」系列在台灣相當常見,近幾年都蟬聯市占率第一名,有「國民貨車」之稱。這次推出5噸、8.55噸eCanter車款,又分為S、M兩種電池尺寸, 最大續航力分別約為80公里、140公里。 台灣戴姆勒亞洲商車產品行銷總監黃俊賓在發布會上說明,eCanter對比傳統柴油貨車,同樣行駛10年的情況下,可以節省48%能源成本,但實際碳排

歐盟連身瓶蓋新規7月上路 華爾街日報:可口可樂新設計「打臉」惹惱消費者

炎炎夏日,打開一瓶冰涼的可樂,仰頭一喝,卻被連接的瓶蓋擋住,還要雙手並用才能喝到飲料!網紅氣炸,想把瓶蓋扭開,一不小心反而讓飲料潑灑到衣服。這段TikTok影片不是唯一不滿意可口可樂新設計的案例。 瓶蓋連瓶身 歐盟新規7月上路 瓶蓋是海灘常見的塑膠垃圾,海龜、海鳥、海豚等動物可能誤食瓶蓋而死。歐盟2021年通過一次性塑膠指令(SUP),要求減少使用塑膠,並要求業者在2024年7月前修改飲料包裝,讓瓶蓋能跟著寶特瓶一起回收。 歐洲軟性飲料業者起初抗拒這項規定,批評這將增加塑膠用量與生產成本。但可口可樂妥協了,提早在2022年推出瓶蓋連瓶身的新包裝。 可口可樂已承諾「無廢世界」(World Without Waste),2030年前要回收或重複利用售出的每一個瓶罐。他們稱,瓶蓋連瓶身的設計是這項承諾的重要里程碑。愛爾蘭區經理菲力比(Agnese Filippi)指出,這個小小變化可能發揮巨大影響,讓每一個瓶蓋進入回收體系。 領先可口可樂 多款創意設計免煩惱 消費者對新設計反應不一,《華爾街日報》(WSJ)報導,除了抱怨瓶蓋打到臉、也有人稱這是最糟設計。英國播客主持人詹姆斯(Benny Ja

黃仁勳的AI新時代宣告:「地表最強AI晶片」運算更快、耗電更少

被稱為「AI教父」、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於6月2日晚間7點在台大體育館發表主題演講,為2024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進行暖身,會中宣告「新的運算正在開始」,並火力展示各種AI應用,包含數位攣生地球(Nvidia Earth-2)、數位人類(Digital Human)與機器人工廠,這場約2小時演說,黃仁勳提到哪些加速運算趨勢?以及加速運算如何解決AI推升用電量的問題? 趨勢一:加速運算可解決「算力通膨」的問題 一開場,黃仁勳提到從1964年IBM推出360中央處理器(CPU)以來,電腦產業已經有60年歷史,但隨著運算處理需求呈現指數成長,CPU擴充速度大幅降低,導致算力通膨(computition inflation)」問題,意味資料中心使用的電力增加,運算成本也跟著上升。 為解決算力通膨的問題,NVIDIA透過開發繪圖處理器(GPU),以及提供CUDA編程工具,讓開發者利用GPU加速各種運算任務,包含資料處理、深度學習等應用。黃仁勳強調搭配GPU加速運算可以省下更多成本,為資料中心節省大量成本與能源,達到「買越多、省越多」的效果。 黃仁勳提到「加速運算是永續的

休旅車銷量創新高 總碳排超越日本 成全球第五大「碳排國」

全球休旅車(SUV)銷量創新高,去(2023)年占新車銷量的48%,同時推升碳排量打破歷史紀錄。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就算電動休旅車銷量增加,整體休旅車碳排量不減反增,且一舉衝破10億噸大關,成為全球第五大「碳排國」。 全球SUV數量突破3.6億輛,熱潮延伸至發展中國家 IEA最新報告指出,已開發國家對於大型車的偏好已延伸到發展中國家。由於休旅車重量比一般中型標準汽車多出200到300公斤,導致碳排增加約20%,如果根據2023年全球休旅車數量超過3.6億輛來計算,石油消耗每天增加60萬桶,超過整體需求成長的1/4,另外,在原料生產製造過程中,休旅車產生的間接碳排也高於一般車款。 根據IEA的統計,全球休旅車碳排在連續2年維持在9億噸後,2023年明顯成長來到10億噸,且如果把休旅車當作一個國家,其碳排量超越日本及其他主要經濟體,名次上升一位,成為前五大碳排「大國」。 儘管去年賣出的休旅車中,有20%是純電車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占比持續增加,但更大的車需要更大的電池,不但對電池核心礦物的供給造成壓力,也需要更多運轉的電力,反而造成更多碳排。 報告分析師柯慈(Laura Coz

臺灣碳權市場趨勢報告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在全球氣候治理框架下,碳訂價機制已經成為推動國家和地區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機制,臺灣除了作為地球公民應實踐環境責任外,對外貿易依存度極高也使多數臺灣企業面臨供應鏈綠色轉型的壓力;因此,對於建立並完善自身的碳市場,臺灣具有迫切性與重要性。本報告將從多個角度出發,分析臺灣碳權市場的現狀、挑戰與未來趨勢,以期為政策制定者、企業決策者及利益相關者提供全面的視角。 一、現狀與發展概況 臺灣的碳市場起步階段主要以自願性減排為主,政府已透過法規建立溫室氣體監測、報告和驗證(MRV)系統。並歷經2021年修訂《氣候變遷因應法》相關子法,提出自願減量專案、碳費徵收、碳交易所成立等相應措施,為我國打造逐漸健全的碳市場,使企業可遵循,並作為碳管理工具進行減量。 修法後,建立碳排放交易機制(ETS)的目標仍存在法規中,因此也不排除未來臺灣導入國家型ETS,以及設定排放額度上限的規劃;而這樣的發展需要跨部門合作和長期的政策指導支持。 二、政府政策與推動 隨著我國政府在氣候變遷與減碳方面的立法和政策規劃逐步完善。政府已提出中長期減碳目標,並針對能源、工業、交通等主要排放行業制定了一系列的

研究發現海藻可能對氣候緩解有「巨大」的影響

研究顯示,海藻可成為氣候解決方案,並用於食品、藥品和生物能源。 此研究由歐洲的氣候科技風險投資公司World Fund的合夥人Craig Douglas和Katapult VC的合夥人兼海洋投資總監Ross Brooks共同進行,研究指出海藻具有取代化石燃料的產品和碳封存的機會。 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70%的面積,基於海洋的氣候解決方案提供了巨大的潛力,海藻能夠儲存約50倍於大氣中的碳,並已封存了約30%的人工二氧化碳排放量。 該報告指出,短期內的解決方案包括使用海藻來取代化石燃料的產品,例如: 製造生物塑料和生物能源。 此外,海藻也可以廣泛用作食品來源,以及用作動物飼料以減少畜牧業的甲烷排放。 且海藻可作為其他海洋生物的重要棲息地,還可以吸收其生長水域中的過量氮和磷。 從長遠來看,海藻在碳封存方面的潛力高得令人難以置信,它可能成為地球上最大的碳匯之一。 關於海藻的研究只是剛開始,對新型和現有品種的研究將提高海藻的韌性、成長、產量一致性以及最終市場應用的改良成分。 資料來源:Forbes (2024.6.11) Seaweed Could Have ‘Massive’ Clim

台灣吹起AI旋風 經長預估用電年增3%、能源配比將調整

近期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產業大咖群聚,全台掀起AI旋風。「AI教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超微執行長蘇姿丰等人親自來台,也紛紛提出在台設廠、投資。經濟部長郭智輝昨(5)日到立法院備詢時說,預期2025年到2028年是AI成長爆發期,原本的2025能源配比目標「532」可能需要調整。 郭智輝表示,經濟部正在推算新增的用電成長,預估每年至少增加3%以上;面對AI成長爆發期,新的供電將優先考慮太陽光電,新建一座發電廠至少要6年,政府不會再增加燃煤電廠。 AI設廠用電需求增 經長:能源配比目標「532」將調整 郭智輝5日首度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報告備質詢,針對社會關注的AI發展與用電議題,郭智輝說明,經濟部的第一要務就是穩定供電,目前盤點新設廠房的供電都足夠。郭智輝表示,新建一座發電廠至少要6年,政府不會再增加燃煤電廠;AI產業需要綠電,需要大量的風光發電。 至於郭智輝上週提出「核三備用說」,表示核三廠停機後經安檢無虞,可以作為AI用電快速成長的備用方案,立委張啟楷昨質疑,這就像臨渴掘井,核電機組一旦進入除役就難以在短時間內重啟。郭智輝回應,現行法律規範就是要先停機,必須依法行事。而在

純電大貨車首度帶進台灣 瑞典商Scania台灣總經理柏明希如何看綠運輸未來?

2022年底,第一輛純電動大貨車正式在台灣掛牌,相比於傳統大貨車,這輛26噸純電大貨車一年減碳量52噸,為綠色運輸未來開啟新篇章。首批2輛來自瑞典重型車輛製造商Scania。亞太區第一站首選台灣交付新車,Scania Taiwan總經理柏明希(Michaela Boye)充滿信心的表示,希望能透過Scania提供的產品與服務,一同為台灣的綠色轉型努力。 近期一場由台灣大學與歐洲商會合辦的論壇上,柏明希與多位永續領域的女性領袖來到校園。《環境資訊中心》藉此機會邀請柏明希談一談,從自身職涯到Scania的永續願景,從瑞典經驗思索台灣綠色運輸未來。 相互尊重的Scania之道 促進永續女力 眼前的纖瘦女子,投身「陽剛」的汽車產業相當引人好奇,更別說是主打重型車輛的車商。柏明希說,除了自身機械工程的專業背景,也是出於對公司本身的好感。「確切的說,我不是選擇進入汽車產業,而是對Scania這間公司感興趣。」 這樣的想法,體現了相互尊重與團隊精神的「Scania Way」企業文化。去年甫加入「台灣人才永續行動聯盟」的Scania Taiwan,主張多元包容,並積極爭取女性加入團隊,從事的職位包含女

臺灣的綠電赤字如何威脅科技業的淨零目標

臺灣生產全球60%的晶片,但製程消耗大量的能源,台積電在2021年就消耗臺灣台電電力的6.4%。 數位經濟的能源需求不斷上升,IEA預測2026年資料中心將消耗全球電力的4%。 隨著供應鏈排放量的增加,微軟等公司推動低碳晶片生產,半導體公司的淨零目標受到地理限制和監管挑戰的困擾,核電是臺灣以及微軟和亞馬遜等公司正在推動的選擇。 新竹科學園區位於台灣西北部,是幾家公司製造晶片的所在地,這些公司可能至今都默默無聞,但在全球經濟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些微小的晶片為各種電子設備提供了運轉,通過運氣、好時機、技術和辛勤工作,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臺灣已成為半導體製造業的主要先驅,它生產了全球約60%的晶片,其中包括約90%的先進設計。 晶片在製造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電力,光台積電在2021年就消耗了臺灣整個能源供應的6.4%,隨著人工智慧(AI)晶片對更多電力的需求增加,該行業對電力的需求仍會持續增長。 半導體產業是數位化的方式之一,這種經濟往往被認為存在於某種虛幻的網絡空間中,但實際上對能源和環境產生了現實世界的影響。國際能源署(IEA)估計,數據中心的半導體佔2022年全球電力需求的2%

error: 內容保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