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淨零衝擊影響與因應模式
摘要: 本文由政策動向與產業趨勢出發,指出中小企業目前在淨零排放議題上受到的衝擊,主要來自歐盟碳邊境管理機制與供應鏈減碳趨勢,並且在第二部分說明,中小企業可以透過三步驟因應源自於淨零排放議題的各種挑戰。文章的第三部分則考慮到中小企業的人力與資金有限,以及減碳策略必須要容易導入與實施,提出透過節能落實減碳的建議。 壹、淨零排放對中小企業的衝擊影響: 面對淨零排放議題,排除自願推動減碳或承諾淨零排放目標的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的衝擊影響主要來自於兩個面向。第一,國內外相關法規的管制措施,第二,來自品牌商承諾供應鏈減碳所帶來的壓力。 一、國內外相關法規管制措施 首先,關於國內外相關法規的管制措施。過往環境部僅要求直接碳排放量超過2.5萬噸的企業,必須每年進行溫室氣體盤查與查證作業,並將盤查結果登錄至「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受到管制的企業包含電力、水泥、鋼鐵、石油、半導體、面板製造等287家企業。 然而,自2023年起,環境部修正「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及查驗管理辦法」並擴大管制對象,要求直接碳排放量與間接碳排放量加總超過2.5萬噸CO2e的企業,每年10月31日前必須至「